这几日,宋志明整日都在西城小院温书。
自从茶楼文会之后,宋家那些人消停了一段时间,他和茶叔在这一方小院里的日子过得分外自在。
“公子,今日午食可还要吃‘火锅’?”
茶叔的声音从灶房传来。
宋志明闻言,从厚重的书本中抬头,迎上了清晨的第一缕日光。
“好啊!”
冬日里,没有什么比吃一顿火锅来得更舒服了,既饱口福又暖身子。
他和茶叔二人从宋府搬出来之后,虽然有朝廷给举人发的赏银支撑着平日里的花销,可是却实在算不上阔绰。
更别说冬日里小院里没有的龙,烧的炭也多是些劣质的麸炭,他时常在夜半听到茶叔被呛得不住地咳嗽。
用什么办法既能短时间内挣到银子,而且也不触犯大周律法呢?
宋志明眉头紧锁。
有了,火锅!
这个朝代,尚且没有火锅发明出来!
经过他和宋叔这几次吃火锅的经验来看,茶叔对此物赞不绝口,甚至请邻人来吃过几次,他们都表示经验非常。
那么在大周朝开一家火锅店,一定会异常爆火。
只是他的手头银子不多,不能直接盘下一家大的店面,只能去找现有的酒楼合作。
届时挣下的银钱,不仅能补贴家用,而且后面入了贡院,打点与开销一定不会少。
说干就干,宋志明合上经书,起身来到床榻前,掀开褥子,拿出下面压着的一百贯钱。
“茶叔,我出去一会儿,你别等我吃饭了!”
撂下一句话,宋志明风风火火就要离开小院。
茶叔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即将手头的东西放在灶台上,朝外面喊道:“好,那我等公子回来一块吃饭!”
宋志明闻言,生怕茶叔等自己到晚上,复又折返只灶房门口,看着正在忙活的茶叔,狡黠一笑:“不用,您先吃吧,我有‘大事’要办。”
茶叔看到灶房口摇了摇钱袋子的少年像狐狸一样灿然的笑容,摇头失笑:“好,那我给公子留饭。”
宋志明见到灶上他当时专门在铁匠那定制的‘鸳鸯锅’,抬脚走过去将其拿了起来:“茶叔,我借你这个锅子用一用,回来还你啊!”
说罢,宋志明就一溜烟地走了。
茶叔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人已经没影儿了。
“自从离开了宋家,公子脸上的笑就多了不少,像变了个人似的。”
“只不过是变成了个更好的公子。”
茶叔心里这样想着,不禁露出了微笑。
另一边,宋志明拿着自己的锅子来到了京城最大的酒楼樊楼。
樊楼地处京城中最繁华的一处地方。
有人说,不是因为此地繁华樊楼才设在了此处,而是因为樊楼在此处,此处才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