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言各有其道(1 / 2)

史上第一祸害 明珠天南 1140 字 22小时前

众人三言两语吵吵嚷嚷,人群中宋志明端坐在一旁,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不为所动。

就在宋青等人以为宋志明别无他法,正要出言大加讽刺时,宋志明猛地将茶杯放在了桌案上。

一时间,他们只见到宋志明缓缓起身,双手背在身后,一字一句道:“依我而言,圣人之言各有其道。”

听罢此话,有人拂袖嗤笑道:“我还以为憋了这么久能憋出什么,原来是个空无主见只会奉承前人的蠢货!”

贼眉鼠眼的瘦子努嘴称是,只言宋志明果然不通书墨,不懂文理。

此话一出,人群中对于宋志明的反对声更大了,更是有人大呼“大周王朝今后要是落在这等人手中,大厦将倾矣。”

先前还为宋志明说话的几人也略有犹疑,皱着眉没有开口,只一味地叹气。

宋青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不停在一旁煽风点火。

苏应淮则是手拿折扇,歪嘴轻笑,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做派。

他没有加入嘲笑宋青的行列里,只是一味扬起自己高傲的头颅。

“看来这个苏家小公子是被人当抢使了啊?”

宋志明如是作想。

众人的反应被宋志明一一看在眼里。

他抿唇微笑,是别有用心的豺狼虎豹还是圣贤皮囊里的提线书生,这下一目了然了。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等着宋志明的下文,一双双眼睛聚焦在了他的脸上。

宋志明捂嘴轻咳两声,眼神落在了四周各有心思的脸上,继续道:“夫子的‘攻异端’乃是春秋时礼崩乐坏时的卫道之权,‘万物并育’则是‘天地自然之理’。”

“昔日朱子解其最妙,攻者非攻其人,乃攻其害道之邪说;并育非纵其恶,乃容其无害之差异。譬如大禹治水,遇壅塞则疏之,见清流则导之。佛老之学,程子批其虚无而不坏其山林,阳明融其心性而不失儒门,此正‘致中和’之妙用。若强行分出对错,判出高下,则恰如以尺量海,反倒失了圣贤们立言的本意。”

说罢,一位四旬才中了举子的男子忽地站起来,拍手道好。

“我学习论语经史三十余载,虽字字倒背如流,其中释义看了不下白遍,总有不解之处,总有人告诉我先人圣贤之语如戒尺规律,只需理解力行。但是圣人之言犹如过江之卿,并不可一概而论,反有相悖相逆之处。”

“这么多年来,我禹禹独行,不堪其解,虽已然中了举子,却仍旧不堪其义。”

说到这,这个四旬的男人竟然泪流满面,他亦步亦趋来到宋志明身前,撩开长袍,竟然跪了下来!

“今日多谢宋公子指点迷津,在下受益匪浅!”

宋志明见此,尴尬地笑了,这古代的读书人,还真是义气中人啊。

可惜这世道局限了许多心怀大志的书生,一腔赤诚之心的抱负却无从施展。

范进中举不正是封建王朝的悲哀所在?

不过既然他现在身在局中,也只能先保全自我,再谈大志吧。

宋志明连忙扶起男人,摆摆手道:“阁下有心至此,择日必定蟾宫折桂。”

男人听此,双眼的泪花泛出得更甚,却也咧开了嘴称多谢。

董成激动不已,偶像祝贺他蟾宫折桂!

男人正是董成,早在宋志明刚才一番话说出之后,他就将其视作了自己的偶像。

他的偶像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大胆果决,心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