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定计关隘,玄奇国学(一)(1 / 2)

朱有建嘴里轻轻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脸上瞧着风平浪静,仿若一湾波澜不惊的湖水,可实则内心早已似惊涛骇浪在翻涌。

他的思绪全然被朱由检的事儿给紧紧揪住,恰似一只陷入蛛网的飞虫,挣不脱、逃不掉。

这会儿,他心里已然透亮,怪不得自己稀里糊涂就穿越到了这乱世,静下心来,一桩桩、一件件捋过去,桩桩件件都如同一把把利刃,戳得人心窝子生疼。

打崇祯元年起,这大明的江山就没太平过,灾祸跟约好了似的,接二连三地砸下来。

国内农民起义跟那点着了的枯草似的,“呼啦”一下就烧遍了大地,这一烧起来就没个停,足足闹腾了十七年。

起义军的势头越来越猛,攻城略地如同砍瓜切菜,一路高歌猛进,眼瞅着就打到了宣府。

那京城就像暴风雨里的一叶孤舟,飘摇不定,感觉下一秒就要被汹涌的怒潮给吞噬得连渣都不剩。

祸不单行啊,从崇祯二年开始,往后的十五年里,关外那些鞑子就跟永远喂不饱的饿狼一般,瞅准了空子就入关烧杀抢掠,那凶残劲儿,简直是要把人间变成炼狱。

他们的铁蹄所到之处,火光冲天,哭喊声震得人耳朵发麻,百姓的日子苦得就像泡在黄连水里。

当初耗费了无数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的物资,还有数不清的人力,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关宁锦防线,如今呢?

就像个纸糊的玩意儿,被风一吹,“哗啦”一下散了架,彻底成了摆设,跟那原本高耸入云、如今轰然崩塌的大厦没啥两样。

现如今,大明在辽东的防线,只剩下山海关这么一座孤城还在苦苦支撑,宛如狂风里的一支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而那辽阔的辽西走廊,早就成了鞑子的地盘,被他们像捡宝贝似的揣进了兜里,让人看了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朱有建的思绪飘回到听闻周遇吉战死的那一刻,那噩耗仿若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劈向朱由检已然千疮百孔的内心。

这位帝王的精气神,就在那一瞬间,如同被狂风吹熄的烛火,彻底熄灭,整个人垮了下去,魂归那幽冥地府。

也不知是不是这股执念太过强大,冥冥之中,竟牵引着自己,就这般突兀地穿越而来。

想到此处,朱有建憋闷许久的情绪再也压抑不住,脱口爆出一句粗口:

“麻麻批的!”

他脸上满是愤懑与无奈,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眼中的血丝都好似要渗出来,

“我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罢了,平日里也就对着地图琢磨琢磨,画几笔,懂点简单的工业机械知识,在原来那个世界,比我强的人海了去了,怎么就偏偏把我拽到这烂摊子里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狠狠地抹了一把脸,像是要把这满心的苦涩都给擦掉,可那股子滋味却如附骨之蛆,怎么也甩不脱,

“这大明都烂成啥样了,到处是窟窿,我就是有三头六臂,又能补上几个?根本救不了啊!”

再瞅瞅眼下这局势,乱得就像一锅煮开了的粥,泡沫翻腾,找不到个头绪。

闯军那一头,还跟缠成死结的乱麻似的,让人无从下手;

关外的鞑子呢,却好似闻到血腥味就红了眼的鲨鱼,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地直扑过来,那股子凶狠劲儿,让人脊背发凉。

朱有建为了在这危局里扒拉出一条活路,把自己关在屋里,对着地图潜心钻研了好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