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鲁地劫临,燧发设想(六)(1 / 2)

而另一边,山东总兵刘泽清却早在十八日便已入京。

此人平日里在山东作威作福,如今为了能顺利获得觐见崇祯的资格,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竟然不惜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

毫不犹豫地掏出一千两银票,双手奉上,那谄媚的模样,仿若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崇祯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细细地端详着眼前这位来自匪乱频仍之地的总兵。

瞧他那身板挺拔如松,虽身着武将甲胄,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气息。

崇祯心中竟莫名地生出几分好感,仿若在一片荒芜中觅得了一抹亮色。

刘泽清身为武将,又出身鲁地,按常理来讲,应当是一副五大三粗、豪放不羁,走路带风、说话如雷的糙汉模样,可偏偏生就了一副文人的儒雅仪态,着实令人称奇。

他年逾四十,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痕迹,颔下留着几缕读书人才有的清逸长髯,微风拂过,长髯轻轻飘动,更添几分潇洒。

五官周正,仿若精心雕琢的美玉,眼眸深邃且坚定,犹如幽潭,不见丝毫游离飘忽之色,仿若胸有乾坤、笃定从容。

朱有建暗自思忖,这般模样的人,看上去实在不像是传闻中那般懦弱暴戾之徒。

他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满是疑惑,这样一个人,怎会因残忍好杀的恶名与文举失利,转而踏上武举之路呢?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仿若一团迷雾,亟待揭开。

朱有建神色和缓,尽显帝王气度,仿若暖阳普照,他面对跪拜行礼的刘泽清,并未说出平身的话来,默默审视着刘泽清。

君臣二人就这样,在庄严肃穆、仿若藏着大明百年国运的乾清宫内开启了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奏对。

一时间,殿内静谧无声,唯有两人轻微的呼吸声,气氛凝重而关键,似是决定着大明未来的走向。

朱有建端坐于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灼灼似火,仿若能穿透一切虚妄,率先打破这压抑的沉默,发问道:

“如今这局势,已然危急万分,恰似狂风暴雨中的孤舟,飘摇欲坠。

你身为山东总兵,身负守土之责,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愿领勤王之军而来。

如此决绝行事,可曾想过,这顺天府如今亦是危如累卵,稍有不慎,便会全盘皆输?

你可有什么交待?”

言罢,眼神如炬,紧紧锁住刘泽清,似要看穿他的内心。

刘泽清闻听此言,仿若被一道惊雷击中,浑身一个激灵,赶忙慌慌张张地抬头。

他先是慌乱地整了整衣冠,双手微微颤抖,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言辞恳切地答道:

“臣虽不才,不过是沧海一粟,在这乱世之中微不足道,但臣却极重信义,心怀忠德,犹如赤子。

圣上您乃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有经天纬地之能,必能引领我大明摆脱困境,冲破这层层黑暗,走向中兴之路。

臣此番前来,只为报效陛下,哪怕前路荆棘丛生,臣也万死不辞,愿以这残躯为大明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说着,眼中泪光闪烁,一脸的赤诚。

朱有建微微颔首,面上虽看不出喜怒,眼神却稍有缓和,继而又问:

“既如此,你又能为朕做些什么?凭何让朕信你?”

声音不高,却如洪钟,在殿内回响,直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