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村妇(2 / 2)

衙署中,宋志明合上今日呈递上来的文书,对下首的县丞方远和赵昭平等人道:“你们差事办得不错,但切莫大意行事,蝗虫顽固,定要嘱咐百姓焚烧后认真用石灰封层。”

二人应声,而后朝宋志明告辞大步离去。

待人离开后,宋志明再次掀开方才的文书,眉头微微皱起。

“公子,您是有什么心事吗?”身边的小五见状出声,顺便给宋志明身前的茶水添满。

宋志明眼神幽暗:“太顺利了,这一切都太顺利了……”

小五不解:“顺利不好吗,待咱把新月县的蝗灾整治清楚后,不就能回武昌府了?”而后自然不久后就能回京了,多日不见,他有些想茶叔和妹妹小六他们呢。

当然,他还想阿衡姐姐做的吃食!

宋志明摇头,看向小五:“宋忠贤在新月县虽未落下把柄,可京中断然不会有人愿意看我如此轻易就扫了上任蝗灾御史的风头。”那与明晃晃打宋忠贤的脸没什么区别。

小五恍然大悟:“公子是说,不出所料会有奸人从中作乱?”

宋志明颔首,赞赏地看向身边个子窜得飞快的少年:“正是。”小五这段时间,不仅心智成长许多,连身高也长了不少。

末了,他吩咐道:“交代锦衣卫和官差,每日要将焚烧过的虫卵认真检查一遍。”

“百姓每日早午两餐的米粥也需熬稠些,每人至少两个馒头,吃食上不要少了他们的。”

小五道是:“您放心吧,我这就去。”

说完,他就跑出去传话去了,望着小五离开的身影,宋志明神色再次凝重起来。

片刻后,他视线重新回到桌案上的文书中去,顺便拿起张信些写下点什么。

“来湖广这么久,也该给茶叔寄封信了……”

牛角村田间,暮色逐渐落下,里正牛平一手擦汗,向远处眺望。

牛平望着眼前焦黑的田垄,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么多天了,他们村的村民找虫卵、烧虫卵、埋虫卵,还要驱赶捕捉成年的蝗虫,村民们不是没有过抱怨,可每每一看到那些枯黄的稻田,大家还是继续埋头苦干。

幸而有官府每日提供两顿饭食,不少本村的流民也重新回来帮着忙活,现下的田地间才好上许多。

这焦黑的田垄来年也会变成肥沃的土地,滋养一茬又一茬的稻田茁壮成长。

眼瞅着往日遮天蔽日的蝗虫群如今只有零星几只在稻田里扑棱,甚至还有未回家的孩童追着他们大喊:“看最先捉住那只虫子!”

孩童们嬉闹着追逐起来,他们的笑脸也让牛平脸上泛出笑意,年迈的里正背着双手,嘴里哼着歌,这才离开田间回家。

可他万万没想到,村民们这般宝贵稀罕的稻田,将会再一次迎来又一位不速之客……

夜半三更的牛角村田间,王二嫂手中挎着装满了盐米的竹篮,四处张望着踏进田间,蹑手蹑脚地摸进地里。

月色惨白如霜,王二嫂趁着月光将篮子里的盐米洒进田里。

所谓盐米乃是盐和米的混合物,前段时日米价高涨,王二嫂家中米粮剩得不多,但还是咬咬牙拿出一多半出来,再混合些粗盐搅拌一起,方才制成这半篮盐米。

如此大费周章地下了许多本钱,王二嫂寻了个月色不错的夜间来到地里,为的不是别的,而是前些时日,她见到了一位‘大仙’。

那大仙自称‘逍遥散人’,逍遥散人远道而来路过此地化缘去到她家,见到此处蝗虫遍地,村民们都在田间烧卵赶虫,心生不忍。

当然,大仙也是因着吃了自己一餐饭食,这才告诉自己这个道家玄学秘法。

“要让‘蝗神’显灵,仅仅人力为之还是不够啊!”大仙抚摸着自己的长白胡须,一派仙风道骨。

王二嫂惊奇:“那该用什么办法?”

大仙道:“盐米洒于田间,能驱逐邪祟,净化不详之物……”

王二嫂追问:“这样就能将‘蝗神’大人给送走?”

大仙笑着点头。

王二嫂心道盐米虽不难寻,可着实得咬牙才可以整来一些,但大仙又嘱咐她:“蝗神不喜人多,且在夜间出没,切莫惊吓到他。”

她这才歇了喊同村交好的妇人们一道‘送蝗’事宜。

王二嫂辛辛苦苦将自家的大米耗去大半,拿的半篮子盐米恰好能将牛角村的田地给撒去大半,还有几十亩田地没有盐米滋养,王二婶怕蝗神不喜,还仔细给蝗神叩头。

妇人跪在田埂上,双手颤抖着将篮子里仅剩的盐粒洒进泥土中,而后将篮子放至身旁,叩起头来。

嘴中还念念有词:“蝗神爷莫怪啊,您吃了这些贡品,就请快快离去吧……”

说罢,王二婶双手合十放于心间,喃喃道:“俺们村都是穷苦人家,蝗神爷爷您高抬贵手啊!”

接着,王二婶起身,还将早就备下的米粥泼到脚下的田地里,稀米粥里掺着香灰,是她特意为‘蝗神’量身定做的又一贡品。

妇人供奉完蝗神,提上自己的篮子,小心翼翼离开田间。

回到家中,王二婶的动作惊醒了睡梦中的丈夫。

“这么晚了,你出去作甚?”丈夫含糊不清问道。

王二婶随意敷衍两句,堂而皇之地躺到床上,很快进入梦乡。

这一夜,她梦到自己成了牛角村的英雄……蝗神被她送走,今年的收成竟是半点未受影响。

若是她丈夫方才将双眼睁开,就着月色细看,则会见到妻子外衣上的香灰与刚在地里沾上的泥土。

可是他没有。

无人知道这夜的牛角村,一个无知妇人的美梦,将会很快被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