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掌心火毒如跗骨,五脏安神粥方成(1 / 2)

粗粝的麻布被单摩擦着后背,每一次细微的移动都牵扯着右掌深处那团顽固的、如同活物般搏动的灼痛。徐鑫躺在冰冷的硬板床上,牙关紧咬,冷汗浸透了内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系统兑换来的特效金疮药带来了阵阵清凉,勉强压制着伤口边缘的赤红肿胀和脓血渗出,但掌心最深处那一点焦黑的、仿佛连接着骨髓的灼热源,却如同顽石般岿然不动,每一次心跳都让它向神经传递出尖锐的痛楚信号。

【警告:引火术反噬核心未清除!火毒持续侵蚀!感染风险+15%(当前总风险45%)!经脉灼伤加剧!】

【建议:持续使用清心丹压制火毒燥性!每日三次清创换药!禁止强行催动灵气!】

系统的提示冰冷无情,像在宣读一份缓慢执行的死刑判决书。徐鑫闭上眼,感受着那团在血肉里跳动的“小太阳”,一股深沉的疲惫和夹杂着荒诞的愤怒涌上心头。为了一个“广播体操”的入门许可,代价是一只可能残废、时刻被火毒啃噬的手?这买卖,亏到姥姥家了!

“呼…吸…呼…吸…” 他强迫自己调整着紊乱的呼吸,试图用前世学过的粗浅冥想方法平复心绪。丹田内那丝微弱的淡白色灵气,此刻畏缩地蜷伏在角落,对右臂经脉里肆虐的火毒避之唯恐不及。每一次尝试调动它去“安抚”那团灼热,都如同用羽毛去扑火山,反而引来火毒更剧烈的反扑,疼得他眼前发黑。

就在这疼痛与焦躁几乎要将他吞噬时,偏殿那扇单薄的木门被轻轻叩响了。

“徐行走?小的…送今日的脉案来了。” 门外是小太监带着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的声音。

徐鑫深吸一口气,用左手艰难地支起身体,哑声道:“进…进来。”

门被推开一条缝,小太监侧身进来,手里捧着一份比昨日更厚实的文牍。他小心翼翼地放在床边的矮几上,目光飞快地扫过徐鑫惨白的脸和那只裹得像粽子、隐隐透出药味的右手,低声道:“行走,张御医那边…说殿下今晨寅时末刻,短暂苏醒过片刻,神智似乎…清醒了些许,能认出皇后娘娘了!虽然很快又昏睡过去,但脉象…比昨日平稳了一点点!这…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小太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由衷的喜悦。

徐鑫心头猛地一跳!醒了?!虽然短暂,但神智清醒,能认人!这绝对是个积极的信号!看来那晚冒险用金针护住心脉,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强忍着右手的剧痛,左手急切地抓过那份厚厚的脉案文牍。纸张的粗糙感摩擦着指尖,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快速翻阅着最新的记录。

“…寅时末刻,殿下眼睫微动,喉中有声…皇后娘娘近前呼唤,殿下目能视,唇微动,似有应答…虽含糊不清,然观其神,清明无谵妄…旋即神疲,再入昏寐…”

“…脉象:浮取较昨日稍显有力,沉取依旧细弱,然断续之象稍减,尤以心脉为显…”

“…体温:热势已退,近于常温…”

“…气色:苍白稍减,唇色微见淡红…”

“…会诊结论:凶险稍缓,元气似有微弱复苏之兆!然根基仍虚,心脉之损犹在,如风中残烛,随时有复燃(高热)或骤熄(猝厥)之虞!当务之急,除汤药固本外,亟需温养安神、调理五脏气机之膳食,徐徐滋养,助其恢复自身生机!药补不如食补,此乃稳固根基之关键!”

看到这里,徐鑫精神陡然一振!太医们的结论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朱标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猛药,而是温和的食养,让身体这台濒临崩溃的机器,在药物吊住命的同时,依靠自身慢慢恢复运转!而“调理五脏气机”——这简直是系统任务【五脏安神粥】的完美注脚!

【叮!检测到关键信息:太子朱标苏醒迹象,太医诊断强调温养安神、调理五脏气机膳食!】

【触发任务:五脏安神粥(实操)】

**【任务:五脏安神粥(实操)】**

**要求:** 根据系统提供的《五脏安神粥谱(基础养生版)》,在御膳房现场指导并成功熬制出此粥(需确保符合宫廷安全流程),并获得负责太医(张世安)的初步认可(不强烈反对即可)。

**奖励:** 《基础药膳精要》x1,功德值+20,微弱灵气滋养x1(缓解火毒灼痛)。

**失败惩罚:** 食养方案受阻,太子恢复速度降低10%,宿主火毒灼痛感+20%。

看到“微弱灵气滋养(缓解火毒灼痛)”这几个字,徐鑫的眼睛瞬间亮了!这奖励简直是为他此刻量身定做的!别说20点功德值,就冲能缓解这要命的灼痛,这粥他也必须熬出来!

他立刻在脑海中呼唤系统:“兑换!《五脏安神粥谱(基础养生版)》!”

一股信息流瞬间涌入脑海。粥谱内容清晰明了:

* **主材:** 精选粳米(性平,养胃气)。

* **辅材(调理五脏):**

* **心(安神):** 去芯莲子(少量)、百合(少量)、桂圆肉(极少量,防滋腻)。

* **肝(疏解):** 枸杞(少量)、菊花(极少量,后下)。

* **脾(健运):** 山药(去皮切丁)、茯苓(研粉,少量)。

* **肺(润养):** 银耳(泡发撕小朵)、南杏仁(去皮尖,少量)。

* **肾(固本):** 黑芝麻(炒香碾碎,少量)、核桃仁(碾碎,极少量)。

* **调味:** 无盐(遵医嘱),可用微量冰糖或蜂蜜(需太医确认)。

* **火候:** 文火慢炖,米烂粥稠,诸味相融。

* **禁忌:** 忌大寒大热、滋腻厚重之物。所有材料用量均需严格控制,以“微调气机”为要,绝非大补。

这粥方…绝了!徐鑫看得心服口服。兼顾了五脏,全是温和常见的食材(在宫里绝对能找到),用量极其谨慎,突出“安神”和“调理气机”,完全符合朱标当前“温养为主”的需求。而且操作性强,只要按方子来,不出错,味道应该也不会差。最关键的是,它看起来非常“科学”,非常“养生”,完全不像那些故弄玄虚的“仙丹”,大大降低了被太医们以“荒诞不经”为由直接否决的风险。

“好!就它了!” 徐鑫心中一定,感觉掌心的灼痛都似乎减轻了一丝。

他立刻对小太监道:“快!帮我更衣!我要去御膳房!”

小太监吓了一跳:“行走,您的手…还有毛帅吩咐…”

“顾不上了!” 徐鑫挣扎着下床,“殿下一丝生机来之不易,这温养五脏、安神定志的食补,正是稳固根基的关键!太医院也强调了食补!我有一道祖传的安神养生粥方,正合此用!必须立刻去御膳房准备!耽误了殿下恢复,你我都担待不起!” 他搬出朱标和太医的诊断,语气斩钉截铁。

小太监被他急切的气势和“祖传粥方”、“稳固根基”的大义名分唬住了,加上徐鑫那只虽然裹着但仿佛还冒着“仙气”(药味和隐约的灼热感)的手,让他不敢再劝,连忙手忙脚乱地帮徐鑫换上外袍。

徐鑫用左手艰难地整理了一下仪容(主要是遮遮惨白的脸色),深吸一口气,压下右手的剧痛,努力挺直脊背,再次踏出了偏殿。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御膳房!

凭借那块“东宫行走”的腰牌(虽然效果大打折扣,但至少能证明身份),加上小太监的引路和徐鑫口中“奉旨为太子殿下准备温养药膳”的旗号,他们一路倒也没遇到太大的阻拦,只是沿途宫人投来的目光,更多了几分对他那只“神手”的敬畏和好奇。

御膳房位于外廷东侧,离东宫有相当一段距离。还未靠近,一股混合着油脂、香料、蒸煮食物以及木柴燃烧的复杂气味便扑面而来。巨大的院落里,数十口大小灶台排列有序,炉火熊熊,蒸汽弥漫。穿着统一灰色短褂、戴着白色头巾的杂役、火工、厨子们穿梭忙碌,洗切剁炒,锅碗瓢盆碰撞声、吆喝声、柴火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热闹,与东宫的死寂压抑形成鲜明对比。

徐鑫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沸腾的油锅。忙碌嘈杂的御膳房瞬间安静了几分。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尤其是他腰间那块独特的腰牌和那只包裹得严严实实、引人遐想的右手上。

“东宫行走?”

“他就是那个…文华殿救太子的…”

“手…听说能冒火?”

“嘘…噤声!”

窃窃私语如同水波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敬畏、好奇、猜疑的目光交织成网。

一个穿着深蓝色管事服、身材微胖、面团脸、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太监,在一名小太监的指引下,快步迎了上来。他脸上堆着职业化的、带着十二分小心的笑容,对着徐鑫深深一躬:

“奴婢御膳房管事王德全,见过徐行走!不知行走大驾光临,有何吩咐?” 他的目光飞快地在徐鑫的右手上掠过,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徐鑫没时间客套,直接亮明来意:“王管事,奉旨为太子殿下准备一道温养安神、调理五脏气机的药膳粥。需借用你御膳房一处清净灶头,并备齐所需材料,我需亲自指点熬制。” 他刻意强调了“奉旨”和“亲自指点”,以增加分量。

“药膳粥?” 王德全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变得更加谄媚,腰弯得更低了,“哎哟!行走为殿下亲自操劳,奴婢们自当全力配合!只是…” 他搓着手,面露难色,“这药膳一事,非同小可,用料火候皆有讲究,更需太医院验方核准…不知行走这方子…”

果然来了!徐鑫早有预料。他直接从怀中(实则是系统空间)掏出一张早就用左手歪歪扭扭写好的粥方(自然是简化版,只列了主材和主要辅材,用量模糊处理),递给王德全:“粥方在此,乃祖传安神养生之法,正合殿下当前温养所需。烦请王管事立刻备料,同时派人速请太医院张世安御医前来验看!事关殿下玉体,刻不容缓!” 他把张世安抬了出来,既是流程所需,也是堵住王德全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