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应诺,随后挥袖示意。
顷刻间,数十名锦衣卫涌入大殿,将众臣带走。
“住手!不要伤害他!”
水声滴答,他的声音断断续续,“汉军暴虐……”
这些文臣顿时慌了神,有人试图求饶,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将满腔怨恨化作对刘煜的咒骂。
“胆敢辱骂朕者,夷其九族。”
刘煜冷眼一扫,对身旁的许攸下令。
辱骂?
刘煜最不惧的就是有人挑衅,只要敢骂,就绝不留情。
“遵旨。”
话音刚落,四下再无半点喧嚣。
他们明白,如今只是自身性命难保,若继续口出狂言,便是满门抄斩。
他们或许可以不顾自己,却无法对家族坐视不理。
“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刘煜轻蔑地哼了一声。
即便心中愤恨至极,这些文臣也不敢多言,唯恐一句不慎便招来灭族之祸。
于是,这些人全部被押了下去。
“康熙。”
刘煜转过头,直视眼前之人。
历史上那些拍马屁的家伙竟称康熙为千古一帝?真是荒谬!
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这三人尚且值得此称谓,其他人又有何资格妄谈?
要说清朝真有贤明君主,仅雍正一人而已。
没有雍正,清朝到了康熙一代早已衰败,正是雍正扭转乾坤,延续了国祚。
即便如此,清朝仍无人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在刘煜看来尤其如此。
特别是那个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不仅失了面子,更是连尊严都丢尽了。
“罢了,都杀了罢。”
刘煜思虑再三,最终什么也没说。
有些事终究该了结,康熙虽非他认同之人,但也是大清一脉。
“诺。”
刘煜说完便离开太和殿。
……
十日匆匆而过,京城里所有百姓均已剪去发辫,恢复了汉人的传统习俗。
“陛下,江南传来捷报,勇国公已攻克云南。”
许攸站在刘煜身边汇报。
“忠勇伯已率军进入四川境内……”
自京城落入刘煜手中后,消息迅速传遍各地。
随后,各地隐匿的野心家纷纷浮出水面,似有趁机夺取成果之意。
“关西侯昨日已出关,正剿灭关外残敌。”
尽管大清已被 ,但刘煜并未忘记,鳌拜带着不少部众逃至关外。
此隐患绝不可留。
“子远,依你看,还需多久才能完全掌控此地?”
刘煜看向许攸问道。
“陛下,臣以为,快则三年,慢则五年。”
许攸沉思片刻后答道。
夺取大清虽易,征服整个世界却难如登天。
这个世界远不止大清,还有西方诸国。
通过大清皇家藏书,许攸对海外有所了解。
大清并非无知,而是有意隔绝外界。
他们担忧汉人接触新知会动摇其统治根基,这才导致后来诸多问题。
刘煜自然不会让世间走上科技道路,修仙才是正途。
科技虽能提升国力,却无法让人超凡脱俗。
唯有修仙,方能让生命焕发光彩。
不过,科技亦有其价值,刘煜无意全盘否定。
他将修仙作为根本,科技为辅。
比如后世互联网的发展,若无此便利,如何实现国家的紧密团结?正如古人所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古时,“大才”
是对杰出人物的赞誉,在现代互联网时代,借助科技进步,知识已能广泛惠及每一个人,甚至是最普通的民众。
再比如电力的普及,让习惯了电灯的人突然回到蜡烛照明的时代,都会难以适应,刘煜也不例外。
科技虽非万能,但却是生活的好帮手,尤其对普通人而言。
无论是科技社会还是修仙世界,总是少不了普通人。
作为人皇,刘煜深知不仅要关注顶尖力量,也要关心民生疾苦。
这才是合格人皇该有的担当。
\"许攸听令!\"刘煜忽然高声说道。
\"臣在!\"许攸赶紧跪下。
\"自今日起,封你为鹿鼎公、大都督,全权处理此界的军政事务。
\"刘煜语气庄重。
许攸原是南阳伯,但要长期驻守于此,官职和爵位需适当提高。
此界名为《鹿鼎记》世界,封他为鹿鼎公再合适不过。
\"臣叩谢陛下,感念皇恩浩荡!\"
许攸激动地跪拜,他虽知汉代并无这般礼仪,但为了凸显皇上的尊贵以及自己的忠诚,便沿用了清代的规矩。
\"起来吧。
\"刘煜微微点头,待其起身后平静地说:\"别让朕失望。
\"
\"请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负所托。
\"
许攸充满信心地回答。
\"等朕返回,会让吏部派官员协助你管理这异界。
\"刘煜交代道。
此界可用之才太少。
待两界融合数年后,便可大规模启用汉臣。
刘煜更倾向于选用汉代人才。
刘煜在京停留数日后返扬州,此路不可改。
虽封许攸为大都督,但扬州城绝不能交予他管理。
扬州战略位置重要,一旦通道受损,需重新构建且会影响发展进程。
即便许攸忠心无二,仍须派他人共守扬州,许攸亦能安心。
权衡之下,刘煜决意让华雄镇守扬州。
……
一日后,神城养心殿。
\"吏部准备妥否?\"
刘煜问,后者拱手答:\"陛下,吏部已甄选数百官员,只待圣命即赴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