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眼看到一名汉军士兵因站立不稳从云梯上摔下。
按理说,几十米高的城墙,摔下去不死也会重伤。
然而,对方只是拍拍身子便再次攀爬城墙。
守将见状,顿时明白战局已无法挽回,京城难以守住。
“撤退?”
索额图听到后,勃然大怒,“攻城才开始,你就让我撤?”
寒光一闪,索额图抽出腰间的佩剑,斩下了守将的头颅,并高声下令:“谁再提撤退,杀无赦。”
……
刘煜在城墙上目睹索额图的举动,虽不知其身份,但觉得此人不妥。
他对吕布吩咐道:“将此人射杀,这样攻城会更顺利。”
可以确定,对方定是重要官员,将其击杀意义重大。
“遵命,陛下。”
吕布点头回应。
随即,他拿起弓箭,瞄准城墙上的索额图,一箭射出。
箭矢呼啸而去,穿透了索额图的喉咙,深深嵌入背后的墙中。
吕布箭术本就高超,仅逊于黄忠。
如今经过武艺修炼,箭力更增数倍。
箭矢的速度与锋利程度全面提升,这一切得益于吕布运用真气包裹箭支。
索额图死于城头,未曾料到会落得如此结局。
他的离世使守军士气骤减五成。
华雄随即率部突破防线,挥刀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夺城门!\"
一声令下,华雄率先杀向城下。
攻破城门即宣告胜利。
作为南寻悍将,他武艺超群,在清兵面前毫无压力,仅作短暂阻挠便被突破。
短短一炷香时间,上百名汉军已杀至城门,华雄奋力一刀劈断横木,以一人之力推开城门。
\"冲!入城!\"
刘煜见状,立即命吕布率骑兵包围皇宫。
\"遵旨!\"吕布领命,骑兵先锋直插城心,片刻不停直奔皇宫。
城门至皇宫路途不远,五万铁骑迅速封锁四门。
随后,刘煜亲自带兵入城,与华雄汇合后掌控四门,宣布投降免死。
\"安抚百姓,清理城内。
\"
进城后,刘煜嘱咐华雄与许攸行事。
许攸与华雄接到了新的指令,他们的目标是对那些权贵阶层进行彻底清理。
这些人面临的结局,除了死亡别无他路。
回想起当年攻入京城的情景,当时城中的汉人也遭受了类似的对待,如今不过是将同样的手段施加到他们身上而已。
……
安排好许攸和华雄后,刘煜带领禁卫军赶往皇宫,那是势力的外围。
“陛下。”
吕布上前禀报,“我已经命令封锁皇宫四个城门,确保无人逃脱。”
“很好。”
刘煜点头,随即下令,“开始行动。”
“遵命,陛下。”
吕布立即指挥手下取出早已备好的撞门木,猛烈冲击宫门。
相比城门,宫门更为坚固,但仅仅数十次撞击后便轰然坍塌。
与此同时,宫墙上仍有侍卫试图以弓箭阻击汉军,然而这些攻击未能奏效。
“进攻!”
随着宫门被突破,吕布率大军涌入宫内。
“留下百人留守此地,以防有人趁机溜走。”
刘煜叮嘱了一句,随后带领禁卫军缓缓向宫内前行。
历史上,刘煜曾多次游览故宫,但今日的感受截然不同。
策马穿行于故宫之间,四周惊慌失措的宫女和太监四处逃窜。
至于守卫,除了少数投降者外,其余均已集中于太和殿保护康熙。
刘煜骑乘青鳞,朝太和殿稳步前进。
“启禀陛下,温国公传来消息,清廷后宫已被攻陷,温国公请求指示如何处置。”
一名士兵快步上前汇报。
“带她们至太和殿集合。”
刘煜语气平淡地说。
“是,陛下。”
太和殿作为清朝早朝之地,距离宫门不远,加上刘煜骑马疾驰,很快便到达太和殿门前。
“陛下。”
太和殿内,纳兰明珠跪拜康熙。
“快起来。”
康熙轻轻扶了一下,随即急切地询问:\"城墙上现况如何?汉军是否已开始攻城?\"
\"回禀圣上,汉军尚未发起进攻。
\"
纳兰明珠站起后禀告:\"索大人命微臣向圣上报告,定能守住京城,请圣上宽心。
\"
\"有索大人坐镇,朕自当安心。
\"
康熙听罢,心中稍安。
一方面汉军还未行动,另一方面想到索额图这位辅政重臣,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鼓声。
\"想必是汉军开始攻城了。
\"
康熙说完,目光转向遏必隆,问道:\"消息是否传出?勤王之师预计何时抵达?\"
遏必隆是康熙的辅臣之一。
当初鳌拜在世时,遏必隆依附于他,导致鳌拜权势日盛。
如今鳌拜已逃,京城遗留诸多难题,遏必隆明白此时必须与鳌拜划清界限。
遏必隆深知这是康熙给予的机会,于是迅速上前道:\"圣上,消息已发出,只需坚守一月,勤王之师必至。
\"
康熙听后,点头示意,随后望向纳兰明珠,问:\"爱卿认为,索大人可守多久?\"
一个月看似短暂却也漫长。
\"回圣上,微臣相信索大人必能坚守一月。
\" 纳兰明珠语气坚定。
他巡视城墙,见守备充分,粮草器械充足,一月无虞。
\"不过,城中粮草……\" 纳兰明珠看向户部尚书戈隆。
\"户部现有粮草,是否足供大军一月所需?\" 康熙神情严肃地追问。
\"回圣上,户部粮草已不足支撑一月。
\"
戈隆面露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