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吏治,楚国公叶蔼亭所说不无道理,治官吏就是治国,维持官吏的清正、廉洁是帝国的首要任务。”
“陛下 ……”
戚志强见皇帝似乎要同意叶蔼亭的策略,脸色大变,立刻出言就要劝解。
“哼!……”
皇帝的一声冷哼,将戚志强就要出口话,给噎了回去,浑身一抖。
他忘了;
眼前这个可是远超历史所有开国之君的霸主,自己刚才竟然敢打断皇帝的话,想想就后怕。
立刻如鸵鸟一般,不敢再说话。
冯瑞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再瞥了一下谈新知后,继续说道:
“人,都有欲望,都想过上好日子,更想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是人性。”
他开篇指出两方的立场,都是出于人性,都有私心,没有绝对的对错。
“为求发达,人们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农耕其田、工利其器、商务其业、学读其书,人人都在为此努力。”
“可是,自古以来,除了少数读书人能够考取功名,通过科举入仕,其他大部分人都只能艰难、困苦的过完一生。”
“这公平吗?”
“所以,不存在限制直系亲属考科举,就是不公平。”
他先是将戚志强的理由,给驳了回去;
一千多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考科举的权利,现在到官员直系亲属不能考科举,就不公平了?
说完;
还看了戚志强一眼。
有了刚刚那一声冷哼,戚志强纵使心中还有一万个理由也不敢再说。
若阶层固化,平民世世代代是平民,永远翻不了身;
是他们不努力吗?
是因为他们不上进吗?
不!
皆因已经发达者,不愿意、也不允许将发达的机会让给平民,不愿意与平民分享锦衣玉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何不食肉糜。
既得利益者将平民视为韭菜,割一茬又一茬,不遗余力的压榨,以求将利益保持永久,福荫子孙;
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天下不过是他们谋取金钱和地位的工具。
皇帝;
就是来压制这一群人的,如此平民才有出头之日、翻身之时。
冯瑞科缓和了一下语气后,说道:“但,楚国公的策略,倒不用这么极端。”
叶蔼亭的第三策又分为三个信息点:
1、官员必起于平民;
2、入仕必出身科举;
3、官员三代内直系亲属不得入仕。
作为皇帝可以有倾向,但也要掌握平衡,这天下还要这些官僚来治理。
“第一,官员比起于平民,此策可取,即有爵位者不可为官。”
“第二,入仕必须通过科举,也毋庸置疑,必须执行。”
这两条其实和历朝历代大差不差,古代汉人王朝勋贵无法为政务官,皇帝为表封赏,封大臣的子孙为官。
没有影响到现在的官僚阶层的核心利益。
“第三,三代内直系亲属不得入仕,此项……”
几人听到冯瑞科说到这里,都竖起耳朵倾听,心也被提了起来。
只有叶蔼亭一副风轻云淡。
他当初提出三代,就是故意的,留足了退步空间。
果然;
他听皇帝说道:“三代太长了,改为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