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轮椅上的阵地与日记里的英雄
姥姥出院那天,天刚蒙蒙亮,李渊就醒了。窗外的梧桐树影在窗帘上摇晃,像极了他当年在边境潜伏时,头顶掠过的飞鸟翅膀。他轻手轻脚地起床,摸了摸后腰——昨夜练轮椅转移技巧太投入,旧伤又隐隐作痛,但想到今天要接姥姥回家,这点疼实在算不了什么。
厨房传来窸窣声,苏瑶正系着围裙煎蛋,晨光从她身后的窗户涌进来,给她周身镀了层金边。\"醒了?\"她回头笑,\"我多煮了两个鸡蛋,你等会儿带路上吃。\"
李渊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掌心贴着她的腰,能感受到她呼吸时的起伏。\"姥姥的轮椅我检查过了,刹车灵敏,扶手也包了海绵。\"他下巴搁在她肩上,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等会儿我先下去开车,你扶姥姥慢慢走。\"
\"知道啦,李副官。\"苏瑶转过身,指尖戳了戳他的脸颊,\"昨天练到半夜,后腰又疼了吧?晚上给你贴膏药。\"
他红了脸,像被戳穿心事的新兵。在部队时再重的伤都咬牙扛着,可到了她面前,这点小疼却藏不住。\"没事。\"他抓起一个热鸡蛋,在掌心来回滚着,\"当年扛着战友跑五公里都没事,现在推个轮椅算什么。\"
\"那能一样吗?\"苏瑶抢过鸡蛋,剥了壳塞给他,\"当年你是兵王,现在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得省着用。\"
李阳和悦悦被说话声吵醒,揉着眼睛从房间里出来。\"爸爸,我能帮你推轮椅吗?\"李阳挺起小胸脯,\"我已经是男子汉了。\"
悦悦也举着小拳头:\"我也能!我会给太姥姥拿拐棍!\"
李渊笑着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掌心的温度烫得他们咯咯直笑。他忽然觉得,所谓的\"兵王\",哪有\"爸爸\"这个头衔厉害——前者要守护的是疆土,后者要守护的,是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的、会撒娇会逞强的小生命。
去医院的路上,李阳坐在副驾驶,偷偷翻开了日记本。昨天王老师在班会上读了他的作文,全班同学都鼓掌了,小胖还凑过来说:\"你爸爸真酷,比我爸爸的大奔驰酷多了!\"他在日记本上写下:\"爸爸说,真正的酷不是开豪车,是能保护家人。今天我要亲眼看看,爸爸怎么保护太姥姥。\"
医院的走廊里,姥姥正坐在床边等他们。看见李渊,她颤巍巍地伸出手:\"小渊啊,又让你受累了......\"
\"说啥呢。\"李渊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扶她站起来,\"咱们回家。\"他的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左手托着姥姥的腰,右手稳住她的膝盖,等她站稳了,才慢慢转身,让她的重心落在自己身上。这是他昨天查了无数视频、练了几十遍才掌握的技巧。
苏瑶在一旁看着,眼眶忽然发热。她想起十年前,他去边境前也是这样,蹲在地上给她系鞋带,说:\"等我回来,天天给你系。\"如今他没说过什么情话,却把每一个承诺,都融进了这一扶一抱里。
轮椅穿过医院的花园,李阳在左边扶着扶手,悦悦在右边给姥姥递水。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他们身上跳着碎金似的舞。姥姥摸着李渊的手背,老泪纵横:\"当年你娶瑶瑶,我还担心你是个粗人......现在才知道,你比谁都细心。\"
\"应该的。\"李渊推着轮椅,脚步不快,却稳得很。他看着前面蹦蹦跳跳的两个孩子,忽然明白老首长那句话的意思——最好的防守,不是寸步不让,而是为了身后的人,把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回家后,李渊把姥姥安置在朝南的卧室,窗户对着小花园,苏瑶种的茉莉正开得热闹。\"这几天我睡客厅沙发,方便照顾您。\"他给姥姥倒了杯温水,\"有事您就喊我,我耳朵灵着呢。\"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姥姥摆手,\"你白天上班,晚上该好好休息。\"
\"我请了年假。\"李渊坐在床边的小凳上,像汇报工作似的,\"3号楼的事安排给老张了,他经验足,您放心。\"
苏瑶端着水果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幕:她的丈夫,曾经在边境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兵王,此刻正耐心地听着老太太絮叨,时不时点头,像个听话的学生。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把鬓角的白发染成了金色。
下午,李阳要去上画画课,李渊自告奋勇送他。路上,李阳忽然说:\"爸爸,周三家长会,你能穿西装吗?\"
李渊愣了一下:\"我没有西装啊。\"他常年穿工装,唯一的一套正装还是结婚时买的,早就不合身了。
\"那穿你上次面试时的衬衫吧,蓝色的那件。\"李阳想了想,\"妈妈说那件衬得你特别精神。\"
他笑着答应:\"好。\"
送完李阳,李渊绕去了菜市场。苏瑶说姥姥想吃荠菜馅饺子,他转了三个摊位才买到新鲜的。摊主笑着说:\"李师傅,今天不上班?\"
\"陪家里老人。\"他拎着荠菜,脚步轻快。以前在部队,战友们总开玩笑说他是\"铁打的\",可现在他觉得,被\"家\"这个字牵着走的感觉,比任何军功章都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