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温清迷局(1 / 2)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暴雨中泛着冷光,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密集的脆响。太医院偏殿内,药炉中升腾起袅袅白烟,石膏的清苦与附子的辛辣气味交织,和着空气中未散的血腥味,令人作呕。杨洪一倚在斑驳的木椅上,脸色苍白如纸,他伸手撕开染血的衣襟,露出胸前结痂的镇魂符——三日前在紫禁城那场惊心动魄的尸群之战中,一枚尸蛊虫卵穿透皮肤,此刻正沿着锁骨缓缓爬向心脏,带来阵阵钻心的刺痛。

\"大人,沧州送来的新尸检报告...\"药童跌跌撞撞地冲进殿门,怀中的卷宗被雨水浸湿,边缘还染着暗红的血迹。他一个踉跄,油纸包着的断指滚落在地,指节处凝结的黑痂里渗出诡异的荧光粉,在昏暗的烛光下泛着幽光。

杨洪一强撑着起身,用银针挑起粉末,凑近烛火仔细端详。银针瞬间泛起一层黑雾,他瞳孔骤缩:\"春瘟病毒裹着断脉散的雪松香,这是把活死人的毒和瘟疫结合了!\"想到此处,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春瘟本就传染性极强,而断脉散又是徐家祖传的阴毒之药,二者结合,简直是要将整个京城化作人间炼狱。

更鼓敲过三更,雨势愈发猛烈。杨洪一在堆积如山的医书中翻找线索,忽然,一本破旧的《伤寒论》残卷从书架上滑落。他弯腰拾起,书页竟自动翻开在\"四逆汤\"条目:\"附子、干姜、炙甘草,此乃专治四肢厥冷的圣方。\"杨洪一眼睛一亮,可当指尖划过下一页的批注时,眉头又紧紧皱起:\"此汤性热,若遇温病发热,犹如抱薪救火。\"

窗外突然炸响惊雷,闪电照亮了药柜上排列整齐的药罐。石膏、黄连、绿豆...杨洪一的目光在药罐间游移,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药材的特性。他猛地想起昨日解剖的女尸,其心脉处既有春瘟病毒侵蚀留下的红斑,又有断脉散造成的黑色结节。

\"有了!\"杨洪一猛地拍案而起,墨汁飞溅,溅上了刚绘制的经脉图。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温清并用!以石膏一斤清瘟热,附子三钱回阳气,再用绿豆浆解雪松香之毒!寒热相济,或许能破解这诡异的病症!\"他抓起算盘,飞快地拨动算珠,计算着药材的配比,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决绝与急切。

然而,话音未落,殿门\"哐当\"一声被狂风撞开。康熙的贴身侍卫浑身浴血地闯进来,盔甲上还滴落着浑浊的尸水,腰间的令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杨大人,皇上...皇上开始咳血了!\"侍卫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

杨洪一心中一紧,快步上前。瞥见对方靴底沾着的荧光粉,与断脉散的毒粉如出一辙,他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宫墙下的排水渠,早已被药王会的人洒满毒药。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要从水源入手,将整个皇宫乃至京城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五更时分,御药房内一片忙碌。药碾子的声响混着压抑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杨洪一亲自守在药炉旁,眼神专注地盯着锅中翻滚的药汁。终于,他将熬好的汤药分成三碗:纯白的石膏汤、漆黑的附子汁、碧绿的绿豆浆。当他把三色药汁倒入同一药罐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药汁竟诡异地分层不混,宛如太极阴阳图中嵌着一点碧色,透着神秘莫测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