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毒局现形(2 / 2)

赵元卿踉跄后退,撞翻身后的书架。散落的账簿中,又飘出几张盖着徐济安官印的文书,上面记录着历年运往山东的\"药材\"数量,竟与兖州府毒杀案的时间完全吻合。他突然想起图海临终前的图腾——那半朵枯萎的藤蔓,原来不仅指向药王会,更暗示着朝廷中盘根错节的毒瘤。

消息传回南巡船队,康熙盯着徐济安的供状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滴在\"药王会意图谋反\"几字上,将墨迹晕染成狰狞的图案。\"传旨,\"他握紧镶玉权杖,\"命杨洪一即刻押解赵元卿进京,沿途不许停歇。\"

然而,当杨洪一的船队行至黄河渡口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艘插着龙旗的画舫拦住去路,舱门缓缓打开,走出的却不是传旨太监,而是身着黑衣的神秘人,他们胸口皆绣着半朵藤蔓图腾。为首之人抚掌而笑,声音透过青铜面具传来:\"杨大人,您以为拿到几封密信,就能扳倒药王会?\"他抬手示意,画舫甲板上推出十几个木箱,箱内装满刻着御林军徽记的透骨钉。

\"知道图海为何而死吗?因为他发现了皇上...\"神秘人的话被杨洪一的怒吼打断:\"住口!\"杨洪一佩剑出鞘,却在触及对方衣角时突然崩裂。神秘人掀开面具,露出与徐济安七分相似的面容:\"二十年前,孙之獬篡改医书是假,有人想借药王会之手铲除异己才是真。赵元卿不过是枚弃子,您——\"他逼近杨洪一,\"又何尝不是?\"

此时,赵元卿突然挣开枷锁,扑向木箱抓起透骨钉:\"原来如此!图海临死前画的不是藤蔓,而是...\"他在甲板上划出半朵残缺的龙纹,\"他是在暗示,药王会背后的主使,就在...\"

破空的箭矢穿透赵元卿咽喉的瞬间,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八百里加集的黄马褂信使高举圣旨:\"杨洪一办事不力,着即革职查办!药王会余孽,着两江新总督...\"信使展开圣旨的刹那,众人惊觉圣旨落款处的玉玺,竟与杨洪一查获的药王会假印如出一辙。

夜色笼罩黄河,画舫与船队先后沉入浊浪。唯有那半张药方顺着水流漂向远方,残破的纸页上,\"乌头\"二字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养心殿内新换的炭火烧得正旺,康熙摩挲着图海留下的金镶玉簪,突然将案头的《雷公炮制论》投入火中。跳动的火苗中,半朵藤蔓图腾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更深的秘密。而这场始于毒杀的迷局,正如同黄河之水,裹挟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向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