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记忆深处找到了那个画面——那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参加科研交流会的路上,他曾问妈妈:“那个人在记什么呀?”妈妈却没有回答,只是迅速把他拉回车上。
那时他还小,根本没在意。
但现在,那段被尘封的记忆像一块拼图,终于嵌入了整个谜题之中。
“二十年前的交通档案,调阅记录早没了。”老周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剪报边缘,指甲缝里沾着旧书特有的霉味,“但写进地方志的,比电脑里的可靠。”他抬头时,林砚这才发现他左眼尾有道淡疤,在暖黄的顶灯底下泛着白,“该走了,闭馆铃要响了。”
话音刚落,图书馆的电子铃果然“叮”地响起。
老周抄起茶杯转身就走,灰黑的裤脚扫过满地的草稿纸,在林砚来得及追问前消失在书架尽头。
林砚低头翻开那本旧书,纸页间夹着一张手绘地图,边角已经泛黄卷曲。
他用指尖抚过上面的标记,忽然注意到一处细节:一个红色圆圈内画着两个交叉的箭头,下方写着一行小字:“2001.6.17,星图科技废料运输路线终审会议”。
这不是普通的地理信息,而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什么轰然打开。
他快速翻动系统界面,将地图上的坐标导入“时空拼图”模块,屏幕上立刻浮现出一条蜿蜒的路线图,连接着城市北郊的几处工业区。
“跨学科融合能力已激活——历史事件可与现代交通模型匹配。”系统提示音在他耳边响起。
林砚的呼吸微微急促。
他输入关键词“星图科技”,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2000年至2005年间,该公司共进行过17次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其中9次未在环保部门备案。
这些数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中的另一扇门。
他想起前几天叶檀在校报上写过的那篇关于“城市隐形污染源”的调查稿,里面提到七中附近曾经存在过一家疑似非法排污的化工厂,后来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而现在,他手中的资料正好可以填补这段空白。
林砚咬紧牙关,将所有线索整合进系统。
随着最后一块拼图归位,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轮廓逐渐清晰:天衡科技通过不透明渠道处理实验废料,而这条运输线路上的关键节点,正是当年王德昌负责监管的区域之一。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德昌如此紧张,甚至不惜发动舆论战来转移视线。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校园权力斗争,而是牵涉到更大利益的博弈。
林砚合上书,目光沉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