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苏:秦始皇长子与秦朝命运的转折点**
扶苏(?—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的长子,秦朝宗室公子。他因劝谏秦始皇宽仁治国而触怒父皇,被贬至上郡监军。秦始皇病逝后,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篡改遗诏,逼迫扶苏自杀,改立胡亥为帝(秦二世)。扶苏之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成为秦末大乱的关键转折点。
---
## **一、扶苏的身世与早年经历**
### **1. 出身与成长**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生母不详(一说为郑国人,可能为郑妃)。其名“扶苏”取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寓意高洁仁厚。
- **性格**:史载扶苏“刚毅而仁厚”,与秦始皇的严苛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 **政治立场**: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宽政爱民,反对严刑峻法。
### **2. 与秦始皇的政见分歧**
扶苏多次劝谏秦始皇减轻刑罚、善待百姓,但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认为“儒以文乱法”,对扶苏的仁政主张不满。
- **焚书坑儒事件(前212年)**:扶苏公开反对坑杀儒生,触怒秦始皇,被贬至上郡(今陕西榆林)监军,协助大将蒙恬防御匈奴。
- **监军期间**:扶苏与蒙恬关系密切,在边疆推行相对温和的政策,深得军民拥戴。
---
## **二、沙丘之变与扶苏之死**
### **1. 秦始皇病逝与遗诏被篡改**
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宫(今河北邢台)。临终前,他留下遗诏命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位。
- **赵高与李斯的阴谋**:宦官赵高(胡亥的老师)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遗诏:
- 伪造秦始皇命令,斥责扶苏“不孝”、蒙恬“不忠”,逼迫二人自杀。
- 改立胡亥为太子,即秦二世。
### **2. 扶苏的选择与自杀**
扶苏接到伪诏后,蒙恬怀疑有诈,劝其核实真相。但扶苏认为“父赐子死,尚安复请”,毅然自杀。蒙恬被囚禁后亦被迫服毒而死。
- **历史评价**:
- 司马迁在《史记》中感叹:“扶苏仁,胡亥戾。”认为扶苏若继位,秦朝或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