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元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
“萧爱卿,此次雍州发解试,科举新规首次实行,意义非凡,它的成功与否关乎我大唐未来的人才储备,你身为尚书左仆射,需多费些心思。”
“传朕旨意,命少府监右尚署加紧赶制考试所需的专用纸张、密封器具,一切都要严格按照科举新规的要求,不得有丝毫马虎。”
“另外,命吏部考功司、大理寺、御史台、全力协助国子监筹备此次雍州发解试,务必要将科举新规落实到位。”
“如有官员懈怠渎职,朕必严惩不贷,再着人将科举新规昭告天下,让天下士子都知晓朝廷对科举公平公正的重视。”
萧瑀连忙拱了拱手,“臣遵旨!陛下放心,老臣定当命少府监和吏部全力办好此事,不负陛下重托。”
“陛下,老臣觉得科举新规意义重大,建议派朝中重臣前往各州考场监察,确保考试万无一失。”
李世民思索了片刻,随即点了点头,“就依萧爱卿所言,从六部挑选一批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大臣,分赴全国各地,务必让此次科举考试成为我大唐选拔贤才的公正舞台,为社稷广纳英才。”
“老臣遵旨!”
就在此时,萧瑀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说道:“陛下,老臣担心科举新规虽好,却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施行过程中或许会遇到阻碍。”
李世民目光如炬,语气坚定的说道:“不论是谁,胆敢阻碍科举新规的推行,破坏考试的公平公正,那便是与我大唐的江山社稷作对,朕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老臣这就回尚书省,严格执行陛下的旨意!”
萧瑀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甘露殿……
萧瑀一走,偌大的甘露殿立马就安静了下来,李世民拿起御案上的科举新规,再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这一次,李世民的目光在“所有参与编写考题的官员,需在一个完全封闭之地完成三套考题的编写,而且只有等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方能从里面出来”这一条款上停留了许久。
李世民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权衡,身为帝王,他深知官场的复杂与微妙,出题的官员也是人,小小的人情往来,便有可能导致考题的泄露,从而扭曲科举的公平公正。
想到此处,李世民将文书缓缓放下,朝着大殿之外大声说道:“来人!”
一直守在甘露殿外的右亲卫刘仁愿快步走了进来,双手抱拳一礼,“末将候命,请陛下吩咐!”
“仁愿,传朕口谕,命大理寺卿刘弘基和御史大夫杜淹即刻进宫。”
“末将遵旨!”
刘仁愿转身,快步朝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