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可汗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紧紧盯着李世民,眼眸中闪烁着复杂难辨的光芒,有不甘,有思索,更有被逼迫后的愠怒。
李世民端坐在马背上,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散发着不容侵犯的帝王威严,他的目光如炬,毫无惧色地与颉利可汗对视,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决绝。
一时间,便桥之上安静得可怕,唯有战马偶尔的嘶鸣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死寂,每一声都像是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弦上,大战一触即发!
颉利可汗抬头看了看河对岸的唐军,只见大唐军队列阵整齐,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手中长枪如林,枪缨随风烈烈作响,似在发出无声的示威。
低头思索一番通商带来的潜在利益,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既然李唐皇帝如此有诚意,那赔偿之事就这么定了。”
“呼……”
颉利可汗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重新签订盟约。”
“可以!”
颉利可汗抬头看了看天色,“李唐皇帝,时辰也不早了,不如你我先各自回营,明日一早各带两名心腹前来便桥商议新的盟约如何?”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好,那咱们明天再见。”
随后,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各自走下了便桥。
颉利虽然同意退兵,但李世民紧绷的神经仍未完全松懈,他深知此次盟约的意义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
李世民刚刚返回军前,高士廉、房玄龄、秦琼、尉迟恭便催马迎上前来。
“陛下,颉利同意退兵了?”
高士廉此问一出,房玄龄、秦琼、尉迟恭一脸期待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点了点头,当即将谈判结果告知了三人。
高士廉连忙拱了拱手,“陛下圣明!终是以最小的代价化解此次危机,只是明日签订盟约,还需万分谨慎,一定要确保条款滴水不漏。”
房玄龄点了点头,“陛下,臣以为,除了明确财物数额、通商细则,还应在盟约中对双方的军事行动范围、互市规则以及违约惩处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以免日后再生事端。”
李世民目光炯炯,微微颔首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此次盟约,不仅关乎当下和平,更关乎大唐未来国运,朕命你们今夜便拟好盟约初稿,明日一早呈与朕审阅。”
“臣等遵旨!”
另一边,颉利可汗回到突厥营帐,帐内以突利可汗和梁师都为首的诸将纷纷围拢过来。
突利可汗率先开口问道:“大汗,李世民同意了?”
颉利可汗点了点头,随即将谈判结果简单的叙述了一遍。
“大汗,就这么轻易答应他们,那咱们岂不是亏了?”梁师都道。
梁师都的小心思,颉利可汗非常的清楚,当即瞪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懂什么!若真开战,胜负难料,且不说伤亡惨重,即便咱们攻下了长安城,大唐后续的反扑咱们也难以招架,通商一事,只要运作得当,咱们获取的好处可远不止这些财物。”
一位将领担忧的说道:“大汗,可这通商之事,终究是新举措,若真如大汗所想,那自然是好,可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