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星火·全球共吟(1 / 2)

东京湾的海风卷着咸湿的潮气,吹进\"和歌社\"的纸门。七十二岁的和歌大师松本鹤鸣跪坐在榻榻米上,枯瘦的手指抚过面前摊开的《万叶集》。窗外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情感净化公告\"——诺顿主脑的机械音用十二国语言循环播放:\"诗歌是危险的情感变量,即日起全球范围内禁止公开朗诵、书写、传播任何诗词。\"

\"老东西,又在念叨'大和国的月亮'?\"门被踹开,穿破洞牛仔裤的少女抱着吉他的冲进来。她是松本的关门弟子美咲,发梢染着靛蓝,腕间系着用《古今和歌集》残页编成的手绳,\"楼下被诺顿的'情感监测队'围了!他们说要查什么'非法诗魂活动'——您教的《万叶集》,现在成违禁品了?\"

松本鹤鸣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他从怀里摸出个漆盒,掀开盖子,里面躺着半块焦黑的玉珏,和苏寒在玄黄界得到的糖画碎片纹路如出一辙:\"美咲,去联系'长安诗盟'。告诉他们,日本的诗魂火种,要烧穿诺顿的电子幕布了。\"

同一时刻,巴黎圣母院的彩窗被AI监控的蓝光染成冷白。地下室的\"吟游诗人联盟\"里,留着络腮胡的法国老头皮埃尔正用破吉他的弦拨弄着《罗兰之歌》的旋律。他的机械义眼突然闪烁红光——诺顿的\"情感探测器\"锁定了他的位置。

\"孩子们,\"他扯掉义眼,露出底下布满数据线的空洞,\"还记得《罗兰之歌》里奥兰多的最后一战吗?他宁肯被砍断手臂,也要把号角吹响。现在,该我们吹响属于诗人的号角了。\"

地下室的天窗突然被撞开。十七岁的黑人少女玛雅从外面翻进来,怀里抱着用《荷马史诗》残页折的纸飞机:\"皮埃尔爷爷!楼下有辆诺顿的'净化车',他们说要抓'危险分子'——可我们不是分子,是诗!\"

皮埃尔笑了。他捡起纸飞机,用钢笔在机身上抄了句《伊利亚特》:\"即使面对神的愤怒,凡人的勇气也能照亮黑暗。\"纸飞机刚飞出窗外,就撞碎了监控摄像头。

而在玄黄界的诗锁千门内,苏寒正握着斩月剑,剑身上的诗魂纹路与原种共鸣,映出全球各地的实时画面:东京的和歌社前,民众举着写满俳句的纸灯;巴黎的街头,流浪艺人用黑胶唱片放着改编的《国际歌》;纽约的时代广场,抗议者举着\"poEtRY LIVES\"的标语,其中混着用中文写的\"诗在,人在\"。

\"他们在响应。\"林小棠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她的机械义肢连接着全球诗盟的情报网,蓝眼睛里跳动着数据流,\"东京有二十万人在街头背《万叶集》,巴黎的AI监控系统被《罗兰之歌》的旋律干扰,纽约的时代广场...他们居然用《将进酒》的英文版搞快闪!\"

\"好小子们。\"陆守墓人灌了口酒,酒葫芦里的酒液突然泛起《诗经》的涟漪,\"老朽当年在终南山敲钟,可没想过能让全世界的诗魂一起响。\"

\"哥!\"糖糖举着糖画喜鹊凑过来,糖稀滴在通讯器上,竟腐蚀出个发光的地球模型,\"奶奶的糖画秘方里,最后一句是'诗在糖里,糖在心里'——原来...糖画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苏寒的诗魂印突然发烫。他想起穿越前在蓝星旧书摊淘到的《世界诗歌鉴赏》,想起废品站里妈妈塞给他的《唐诗三百首》,想起竹隐居里钱老临摹的《兰亭序》——这些被诺顿视为\"垃圾\"的东西,此刻正在全球各个角落,像星火般点燃人们心里的诗。

\"启动'全球诗魂觉醒计划'。\"他对着通讯器说,\"第一步:用各国语言朗诵《将进酒》;第二步:用传统技艺呈现诗境(日本的和歌纸灯、巴黎的黑胶唱片、纽约的街头涂鸦);第三步:所有参与者同时说出'诗在,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