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允和江渊,大概是知道季宸来了,出了院门迎接,三人直接商量事去了,估计还是跟顾允的古籍有关
我去厨房做了饭菜,又做了点心,姜云和曲冉就像几天没吃饭似的,跟在屁股后面等饭吃
我留了我要的,剩下的就交给了他们俩
顾允他们都在书房,我端着饭菜就往书房去了
房门没关,进门就见他们仨都盯着古籍,脑袋都快凑一块了
我端着饭也凑了过去,才发现他们盯着的是一张夹在古籍里的纸
那纸上画了一个红色符文,什么介绍也没有,大概巴掌大小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应该是谁都不认识这个符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我把饭菜递给季宸
“快九点了,先吃饭,都是你爱吃的”
季宸对我笑了一下,接过饭菜,坐旁边桌前吃饭去吃
我看他吃的很香,故意问
“好吃吗?”
季宸嗯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
“夫人做的自然好吃,如果有夫人喂那就更好吃了”
顾允和江渊同时抬了头,淡淡的说了句
“不要脸”
我爆笑了一声,又去了一趟厨房,把点心端了过来,交给了顾允和江渊
“饿不饿,要不要吃点点心?”
他们俩都笑了一下,拿过点心坐季宸一桌吃点心去了
我站在书桌前,拿起了他们之前看过的那张纸
这纸张看样式为澄心堂纸,是割下来的一块
澄心堂纸始制于南唐时期,在南唐皇宫中的一处藏书之所精制而成,由当时的皇帝李煜亲自监制
那个地方叫澄心堂,因此得名澄心堂纸
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个由来
纸张原产地为安徽歙县的母亲山:羽山
羽山的主峰叫搁船尖,上有一道天然奇观名叫:
石门九不锁
指的是十道连续的自然岩壁,形似石门,其中九道门常年敞开,只有第三道门在特定情况下会“锁住”
意思就是,第三道岩壁在人为看不见的某种神秘力量的影响下,会锁上,人就过不去了
当然这不是指真的锁住,可能是大雾封山了,也可能是迷路了,等等之类的,反正就是上不去了
民间传说称,香客上山时看到第三道门是锁住的,可以背身诚心进香叩拜,如果回头门开了,那说明能上山,没开,那就证明无缘
石门九不锁岩壁之间,有其中一组形成了心的造型,有云溪穿心而过,故名澄心
自南唐以后,有很多仿澄心堂纸的,我手上这张,就是宋仿的澄心堂纸,跟南唐的澄心堂纸,在手感上会有一些区别,其纹侧其边,隐有龙凤
现在依旧有仿古澄心堂纸,但由于澄心堂纸的制造技艺已经失传,现代的仿制品虽然力求还原其质地和特性,但仍然无法完全达到古代澄心堂纸的标准,很好区分
所以这张图是宋朝的时候留下的,但古籍不是宋朝的,古籍上面有抄录的日期
天启元年
天启元年也就是1621年,距今400年
“你们怎么看”
我拿着纸坐到了他们身侧
“不是养邪派的符箓画法”
季宸吃着饭回应了我一句
江渊将一块点心塞进了我嘴里,然后说
“看线条走向,倒跟你的符箓风格有些相似”
我已经不记得我画的细节了,嚼着点心思考了半天也没能想起来
季宸已经吃完了,大概没吃饱,又吃了点心,说
“大概是怕细节出错,所以不是临摹,而是整个剪了下来,放置在了这里,看纸张厚度,应该是宋古籍”
“要不试试?看看这个符文代表的是什么?”
杜阎给我们上了茶,顾允端起茶杯说
“我们三个都试了,不行,不显像,这张纸会出现在养邪派的古籍里,养邪派的历任宗主也许是能用的,可能是我火候还不够,你就不要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