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还是午休的时候。
宋建民:“三哥,你找个暖和地方等我,六点钟一起过去。”
宋安民看他这样就烦,“赶紧滚。”
宋建民嘿嘿一笑就跑了。
冬天天黑的的早,宋安民兄弟俩过去时,天都黑透了。
夜市里人来人往,小摊外摆了四五张小桌子,都坐满了人。
“舅!我来了!”宋建民一声大喊。
徐松原手一抖,差点饭都装洒了。
偏头一看,原来是宋建民。
“哎哟,老五来了啊。”
徐松原把装好的炒饭递给客人。
这会总算歇一会了。
“老五,你咋来了?”
“舅,要不是三哥告诉我,我都不知道最近的事,要不然我早来了。”
徐松原一笑,“你这小子!”
宋安民:“赶紧,来了就干活,把土豆削了。”
宋安民和宋建民兄弟俩外形条件好,杵着站着,又来了几个年轻小姑娘买炒饭,还想跟宋建民搭话。
宋建民就谈过章晴丽那一个对象,后面又有了余芳的阴影,他现在不论老少,除了家里的姐妹,老妈和奶奶以外,不轻易跟任何女的说话。
见宋建民不搭腔,她们又跟宋安民说话。
宋安民全程笑嘻嘻,扯七扯八的,没一句真诚话。
徐松原看了宋安民一眼。
宋安民轻咳一声,“不说了,我得干活了。”
这一待就待到了九点钟。
徐雪中午来了一趟,晚上又来了。
等到徐松原收摊后,她跟上了兄弟俩。
兄弟俩的厂子没在同个方向,徐雪想了想,跟上了宋安民,路上零零星星有人,并不空旷,徐雪跟踪也不显眼,顶多也就顺路。
她远远看着宋安民进了厂子后,记住位置,就回了家。
-
和平巷。
莫鸿和宋芸的事也定下来了,两人决定在元旦那日领证,在大年初二摆酒席。
前几天,宋家和莫家也一起吃了顿饭,双方家长都挺满意的。
莫鸿也答应以后就住在和平巷的新房子里,反正这里离局里也近,开车过去没多远。
徐桂英今天还收到了宋蓉蓉寄回来的信。
之前十月十一月寄回来了两三封,宋蓉蓉已经适应了国外的学习生活,有同学作伴,她也不觉得孤单,国外那些课程有难度,但能接受。
她还不确定过年是否回来,有可能会去中餐厅馆打工,也有可能留校学习。
徐桂英拿着那封信看了两遍。
宋信福又看了两遍。
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看了两遍。
宋奶奶读了三遍,笑的脸上都是包子褶儿。
“蓉蓉就是厉害,瞧这字写的多好看,外国书全是字母,看都看不懂,蓉蓉还能读懂呢,可是这些留学生里最厉害的。”
徐桂英:“……先写信吧,写了明天一起交给邮差。”
每次回信,宋家人一人写一封。
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