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没有第三人知道。大人收下吧!”
勒尔谨打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在灯光照射下,发出柔光,令人垂涎欲滴。
王亶望偷眼观察,看到勒尔谨有些心动,王亶望进一步说道:
“总督大人,您府上该添置楠木家具了,如今的布置与总督大人的身份不相符。咱不能为大清脸上抹黑。”
“王大人,我觉得这样不好吧?一旦被朝廷察觉,你我脑袋要搬家!”勒尔谨顾虑重重。
“总督大人,下官早就谋划好了,咱们向朝廷上道折子,就说甘肃一直以来干旱,
请求皇上批准把收上来的米粮赈灾,然后在账目上做手脚,这些银子大部分就落入了咱们腰包。”
总督一听有道理,赈灾发放多少没有准数,在这里面做手脚很容易,于是就收下了银子。
事后,总督向乾隆打了报告,说甘肃接连大旱,需要赈灾,请求皇上批准,乾隆大笔一挥,“同意酌情处理。”
有了圣旨,贪污这事就算开了头。
“……”
而后,王亶望又把甘肃知府,知县等人拉下水。这些人又与兰州知府蒋全迪相互串通勾结,按照不同的县份“编造旱灾”情况。
今日上报张掖遭遇严重旱情,明日又报凉州陷入饥荒,而实际上,那百万捐银却如流水般尽数揣进了各级官员的私囊之中。
仅仅半年时间,甘肃对外申报“收捐豆麦 82 万石”,然后这些人兑换成白银私分了。
甘肃年年发放赈灾粮食,老百姓却一粒粮食也没看到,都被以王亶望为首的官员私分了。
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王亶望把粮仓进行了伪装,上面有一点捐上来的粮食,粮仓下面放的都是米糠。
王亶望就是用这种办法骗了朝廷五年之久。
凭借着甘肃捐监所营造出的虚假“政绩”,王亶望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成功升任浙江巡抚。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第五次来到了浙江巡视海塘,作为浙江巡抚的王亶望,自然不会放过巴结皇帝的机会。
行辕内檀香袅袅,乾隆正展阅《江南舆图》,忽闻浙江巡抚王亶望求见,身后侍从抬着两只朱漆描金箱笼。
王亶望满脸堆笑,跪地叩首:“臣恭迎圣驾!知陛下雅好文墨,特备薄礼,为圣驾南巡添趣。”
没等乾隆发话,王亶望命仆人将 箱笼打开,一卷北宋米芾《蜀素帖》徐徐展开,墨色淋漓间尽显“八面出锋”之韵;
另一箱中,唐寅《溪山渔隐图》山水层叠,笔触灵动。
王亶望搓手谄媚:“此等珍品流落民间,臣特为陛下‘寻回’,愿博圣颜一笑。”
乾隆没有言语,指尖轻抚画轴,忽而冷笑掷卷:“王亶望,你可知朕南巡为何?”
他踱步至窗前,望着扬州城外百姓劳作的身影,声音陡然严厉:
“朕沿运河南下,看的是河工、察的是吏治,要的是百姓安乐!你却拿这些古玩字画来‘添趣’?”
乾隆指着箱笼厉声道:“宋徽宗爱书画而误国,明神宗好珍玩而怠政!
你身为封疆大吏,不思修水利、固民生,反学贪官污吏搜刮民脂买好?此等‘雅好’,与市井商贾炫富何异?”
王亶望吓得伏地不起,额头冷汗浸透官服。
乾隆挥手命内侍:“将这些‘贡品’封存,变卖所得银两用于修塘水利建设,王亶望,再有此等行为,必严惩不贷!”
说罢拂袖而去,行辕内只留王亶望瘫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