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和珅家族与皇家紧密相连。
此后,和珅的女儿嫁入乾隆堂兄之家,成为宗室妇;
其弟和琳的女儿,亦嫁给了乾隆的孙子绵庆,而绵庆的父亲永瑢,正是乾隆帝的第六子。
这一系列联姻,让和珅家族与爱新觉罗氏皇室的血脉紧密缠绕。
乾隆重用和珅,既看重其才能,亦因这层亲眷关系。
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同岁,若仔细算来,十公主比丰绅殷德大两个月。
十公主自幼偏爱男装,常随乾隆学习拉弓射箭,骑术之精湛,令不少宗室子弟自愧不如。
乾隆曾笑叹道:“你若为皇子,朕必立你为储。”
“谁说女子不如男?吕后、武则天,不皆是巾帼不让须眉吗?父皇放心,小女子不会与哥哥们争权夺势。”
十公主撒娇道。
十公主性格像极了男孩子,看事通透,做事干净利索,
连乾隆都常道:“朕看到十格格,像看到当年的朕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已渐渐长大。
两家订婚之时,十公主尚在蹒跚学步,丰绅殷德也还是个奶气未脱的孩童。
乾隆对这个未来女婿极为上心,特请来名师,教导丰绅殷德满汉文字与骑射之术。
丰绅殷德自幼聪慧,又因父亲的地位,常伴君侧。与十公主虽不常见面,却也在宫廷宴会上有过交集。
他记得那个身着男装、敢与乾隆顶嘴的小格格,觉得她恰似一团不羁的火焰,与自己谨小慎微的性子大相径庭。
而十公主对丰绅殷德的最初印象,不过是“和珅的儿子”。
她知晓父皇宠信和珅,也隐隐察觉父亲将自己许配给他家别有深意。
直到十三岁那年,十公主在御花园中偶然撞见正在练箭的丰绅殷德。
看到他少年身姿挺拔,箭术虽不及自己,却透着一股儒雅斯文之气。
他见了她,慌忙收箭行礼,心说这就是我未来的妻子,耳尖微微泛红。
十公主忽然觉得,这个被父亲称作“有福气”的少年,似乎并不令人讨厌,反而萌生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
“少年,好好练箭,将来报效祖国。”十公主摆摆手,笑着离去。
乾隆五十四年,十四岁的十公主身着赤金线绣就的固伦公主吉服,乘坐金顶轿,风风光光地嫁入了和珅府。
婚礼极尽奢华,乾隆赐下的珍宝堆积如山,摆满了新房,
内务府抄写嫁妆清单,竟足足用了三天。
丰绅殷德身着喜服,恭敬地跪在轿前迎亲,抬头间,望见轿帘缝隙中露出的那双眼睛——明亮而锐利,带着一丝审视,亦透着一丝少女特有的好奇。
他明白,这段由父辈定下的姻缘,从此便要由他们二人携手前行了。
“……”
婚后伊始,二人琴瑟和鸣。丰绅殷德敬重公主的身份与才智,十公主亦欣赏丈夫的文才。
闲暇之时,她会指点他骑射技巧,他则会为她讲解古籍中的精妙之处。
和珅见小夫妻如此和睦,在乾隆面前愈发得宠。
然而,十公主的传奇人生,早已悄然埋下悲剧的种子。她太清楚父亲与公爹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乾隆重用和珅,意在借其敛财、制衡朝局;
而和珅则凭借圣宠,不断扩张权势。
她曾在深夜,忧心忡忡地对丰绅殷德低语:“你父亲位高权重,行事需处处谨慎,否则……”
丰绅殷德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忧虑,可身为和珅之子,他又何尝有办法呢?
那时的他们尚未知晓,这场看似“亲上加亲”的姻缘,在未来的某一天,会随着和珅的倒台,化作束缚彼此的沉重枷锁。
历史的尘埃,落到这个小家庭,如泰山压顶。
十公主的传奇,不仅是盛宠与尊荣的交织,更是在皇权倾轧下的悲剧。
一个女子凭借智慧与韧性,试图撑起家族的兴旺,只是,最终一切皆成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