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玄烨继位(2 / 2)

对母亲的印象很模糊,反而是祖母孝庄太后的谆谆教诲深深印在他脑海中。

在玄烨登基后的第二年,他的生母佟佳氏去世。玄烨就是一个孤苦命的孩子。

玄烨虽然年少登基,但在祖母孝庄太后的悉心教导下,迅速成长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主。

孝庄太后出身蒙古科尔沁部,历经三朝,政治经验丰富。

她深知教育对康熙的重要性,从小就教导康熙要心怀天下,以仁德治国。

每天清晨,孝庄太后都会把康熙叫到身边,“皇孙,你的先祖创业相当艰难,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

“奶奶,您放心,孙儿一定谨记在心。”

在品德修养方面,孝庄太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教导康熙要宽厚待人、虚心纳谏。

她常说:“做君主的,应当以百姓福祉为念,不可骄奢淫逸,不可刚愎自用。”

在治国理政方面,孝庄太后会结合实际案例向康熙传授用人之道、决策之法,培养他的政治洞察力和决断力。

康熙自己也非常勤奋好学,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求知欲和毅力。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书房诵读儒家经典,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大学》《中庸》,

他都能倒背如流,并且深入理解其中的治国理政之道。

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孝庄皇太后邀请传教士入宫,教授玄烨天文、数学、地理等学科。

玄烨还热衷于书法和绘画,通过练习书法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小小年纪的康熙堪称学霸,他不仅精通满、汉、蒙等多种语言,还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这为他日后亲政治理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咱们再来说说康熙的四位辅臣的情况。

索尼是正黄旗人,大清的开国元勋,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的四朝元老。

辅政时已是60岁的老人,他对清朝忠心耿耿,在朝廷中威望极高,是四位辅政大臣中的首辅。

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衮的部下,后因告发多尔衮有功得到顺治帝重用,被升为议政大臣。

他性格刚直,敢于直言进谏,在四位辅政大臣中最年轻,辅政时大概30来岁。

遏必隆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和硕公主穆库什,

也就是说遏必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孙。

遏必隆的父亲战功赫赫,可这个儿子遏必隆却胆小怕事,常常随波逐流,能力有限,全靠父亲的荫庇,辅政时47岁。

鳌拜是战功卓着的武将,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被太宗皇太极赐号巴图鲁,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的侄子,

他早年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随着权力的增长,逐渐变得专权跋扈。

康熙继位时,全国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吴三桂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在江南镇压反清复明起义时,他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

南明覆灭后,永历帝朱由榔逃入缅甸,被缅甸国王保护了起来。

1661年,吴三桂率大军进入缅甸,向缅甸国王施压,要求交出永历帝,否则荡平缅甸。

缅甸国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妻妾献给吴三桂,吴三桂大喜,将永历帝押解回云南昆明。

吴三桂飞马去京城报捷,为向清朝表忠心,刚继位的康熙发布诏书,就地处决!

吴三桂不念明朝曾是他的主人,在昆明篦子坡用弓弦将永历帝朱由榔绞死,至此,南明政权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