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另外一边,女知青们,也在八卦着村里面最近的事情。
马艳红家大儿子杨建平听说要回来了,马艳红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
大儿子好几年前就去当兵了,听说去年升了连长,都已经快24岁了,还没有结婚。
正好这次回来探亲,家里就想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安排一下,多见见姑娘,看能不能把他的婚姻问题给解决掉。
二儿子和小女儿都早已成家,所以马艳红对这大儿子的婚事急的很。
这几天村里面的人,好几家都给马艳红介绍,也有几个媒婆上门介绍其他村的女孩。
但好些介绍的马艳红看不上,他们家虽然说日子没多好过,但自己儿子当了连长,也算是村里有出息年轻人了。
而且儿子年纪也不小了,她想的是结了婚,就让儿媳妇随军的,好抱大孙子。
这女方结了婚,直接跟着去随军这就是去享福啊,所以对于这个儿媳妇人选她得好好的选才行。
女知青们在讨论的就是这个事。大家心里面也都明白,想回城实在太难了,来村里面那么久。
以前有很多知青熬不住,就只能在村里面安了家,这知青是一批一批的来,但能回去的就那么几个。
杨建平这样的条件在这村里算好的了,不想嫁给村里人,杨建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嫁了就可以随军,再也不用在村里干这农活了。
“你们听说了吗?马艳红家的大儿子杨建平要回来了!”许慧兴奋八卦着。
“听说了,马大婶这几天不就是在张罗着给他儿子介绍对象的事吗?
不过这马大婶挺挑的,有些姑娘她都看不上。”杨盼儿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
“杨建平可是连长,也算有出息的。而且结了婚,媳妇就能跟着去部队随军,不用在农村干农活。
这样的条件,马艳红当然得好好挑挑。”男知青们没事干,也跟着女知青们一起八卦起来。
“随军?”陈萍听了,眼睛一亮,“那岂不是不用再干农活了?这条件确实不错啊!”
“是啊,杨建平这条件,村里好多姑娘都盯着呢!”王娟笑着说。
女知青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哎,你们说,咱们知青点有没有人想去试试?”陈萍突然问,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得了吧,咱们知青,马艳红能看得上?”杨盼儿笑着说。
大家听了,也都笑了起来,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知青和村里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很多村里人找对象,那些婶子一般都不会考虑知青,觉得女知青也就长的好了点。
又不能干活,心气还高,那娶回来也不是过日子的料啊。
村里就有好几个例子了,所以大家也就是相互的调侃一下。
几人又八卦了下村里的其他人,就都回屋睡觉了。
隔了一天也到程东来取收音机的时候了,江宁提前把收音机从空间里面拿了出来,放在柜子里面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