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爸,您送的那些都是什么自行车票,还有三转一箱的东西,小青同志家也不缺这些东西,而且又不实用。
送就送实用的。
叶老爷子:\"那你干脆嫁给他算了!行啊!\"
叶真真话一出口就意识到不妥,脸一下子红了,转身跑进了屋。
叶夫人无奈地说:\"大过节的,看你把闺女气哭了,自己去哄哄吧!\"叶老爷子也是一脸无奈:\"我只是逗逗她而已!\"
叶夫人走进叶真真的房间,看见她在翻找东西:\"真真,你在找什么?\"
叶真真:\"妈,我记得有人送了我一套羊羊羊牌的毛线,放在哪里了?\"
\"是那个蓝色的吗?你不一直想着要珍藏当宝贝吗?你爸还说让我给他织件毛衣,你都不舍得拿出来!\"
叶真真:\"嘿嘿,妈,您教我织毛衣好不好?\"
叶夫人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你不是最讨厌这种手工活吗?\"
叶真真:\"哎呀,我突然对它感兴趣了还不行嘛!妈,您教我好不好呀?好好好,别乱翻了,毛线我放在立柜顶上的盒子里了。
叶真真急忙踩着凳子把盒子拿下来,打开后看到里面软乎乎的毛线。
她脑海里已经开始想象罗小青穿上毛衣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毛线是奢侈品,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
棉花和棉布便宜且供应充足。
而毛线由于颜色鲜艳,织成毛衣后花样繁多,自然而然成了时髦与高档的象征。
毛线按斤出售,根据成分不同,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相当于一个工人的月工资。
三十块钱要买全家人的口粮、油盐酱醋,没人愿意拿这笔钱去买毛线,特别是人多的家庭。
叶真真的毛线是高含毛量的那种,一斤就要三十六块。
罗小青要织一件毛衣的话,至少得两斤毛线,也就是七十二块,这相当于贾东旭两个半月的收入。
可是在叶真真看来,这只是给罗小青的小小谢礼。
于是她就在叶夫人的指导下开始织毛衣了。
可惜她手拙,学了很久,不仅扎到手指,织出的针脚也不齐整。
但叶夫人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地一次次教她:“毛衣要这样织,从上头开始起针,由上至下织。
这种方法不用缝合,线也不会轻易断开。
先织好两个袖子,最后再织身子,线多就织长些,线少就织短些。
袖口和下摆坏了也容易修补……对了,你知道具体尺寸吗?”
叶真真答道:“不知道呢,不过我可以先学着,等到大年初一的时候,自然就知道尺寸啦!”
在罗锐卿家,罗小宇把海鲜放进厨房说:“爸妈,今年过年咱们就吃这个吧!”
罗锐卿看到那些昂贵的海鲜,脸立刻沉了下来。
“罗小宇,我平日是怎么教导你的?每一粒米每一碗粥都得珍惜,不要觉得你是镇国大将的儿子就能搞特殊化!
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给我送回去,要是再犯,你就别回来了!”
郝彬如劝道:“老罗,别急,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嘛,小宇做事向来懂得分寸。”
罗小宇翻了个白眼,他早料到会是这种反应。
所以他才一直把东西放在叶真真家,犹豫不决的,看今天年夜饭菜不多,这才拿出来。
“这些海鲜是大哥给我的,前几天我去津门执行任务时跟着大哥。
您还记得上次护送李老先生那次的事吗?”
提到上次的重要任务,罗锐卿的表情好了很多:“当然记得。
李老先生还特别表扬了你,说你勇敢无畏,总是冲在最前面呢!”
那一趟护送,当我明白你们将要直面的对手时,说实话,我心里根本没抱什么完成任务的指望。”
罗小宇说道:“我自己也没觉得有胜算,但那位大哥硬是让我们成了。”
“他说市公安局那边还有街道办的烈属们过年连肉都吃不上,粮食也不够。
于是他自己带着我去深山里打野味,又找当地的渔民借船捕捞海鲜。
到最后剩下的这些,他分给了大家,叶伯家也有份,你要不信可以去问问。”
罗锐卿的眼底微微闪过一丝亮光:“你一直喊他‘大哥’,听上去倒是挺敬重他的?”
“那当然!如果我的亲大哥在世,估计也会是这样的气度!”
罗锐卿摇头轻叹:“这事啊,是你父亲搞错了,冤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