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沟的晨雾像一锅煮沸的米汤,浓稠得化不开。李云龙蹲在沟口的岩石后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驳壳枪的握把。枪身上的烤蓝早已磨光,露出底下黄澄澄的铜胎。这把枪跟着他五年了,击发时总带着股熟悉的硝烟味。
\"团长,都布置好了。\"张大彪猫着腰摸过来,棉军帽上沾满露水,\"二连埋伏在北坡,三连卡住了南面出口。爆破组在沟底埋了二十颗地雷,保准够楚云飞喝一壶的。\"
李云龙点点头,掏出怀表看了眼——六点十五分。表针走得不太准了,上周挨的那发炮弹震坏了机芯。他轻轻晃了晃,表针才不情不愿地往前跳了一格。
\"侦察兵有消息吗?\"
\"刚传回信儿,358团先头部队已经过了老鸹岭,最多半小时就到。\"张大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乖乖,足足两个营,还拖着四门山炮。\"
李云龙眯起眼睛。三天前他端了楚云飞的后勤基地,缴获了二十车军火。以楚云飞的脾气,肯定要追上来讨个说法。青石沟这地方两头窄中间宽,活像个大口袋,正是打伏击的好地方。
雾气渐渐散去,阳光像把金粉撒在沟底的碎石路上。远处传来隐约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惊起了灌木丛中的山鸡。李云龙举起望远镜,镜片里出现了国军尖兵的身影——钢盔上罩着伪装网,步枪上着刺刀,走几步就停下来观察。
\"告诉同志们,放近了打。\"李云龙压低声音,\"重点照顾他们的炮兵。\"
尖兵过去后,大队人马出现了。钢盔和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脚步声震得沟壁上的碎石簌簌落下。李云龙数了数,至少八百人,队形保持得很紧凑。中间四门山炮由骡马驮着,炮管上缠着防反光的麻布。
领头的军官突然举起拳头,整个队伍戛然而止。李云龙心头一紧——被发现了?只见那军官狐疑地环顾四周,又蹲下检查了路面。李云龙这才注意到,爆破组埋雷时翻动的新土没完全掩盖好。
\"准备战斗。\"李云龙慢慢拉开驳壳枪的保险。
那军官站起身,似乎松了口气,挥手示意继续前进。当最后一门山炮进入伏击圈时,李云龙猛地扣动扳机。
\"打!\"
枪声就是信号。两侧山坡突然喷吐出无数火舌,子弹像冰雹般砸向沟底。国军顿时乱作一团,人仰马翻。爆破组适时引爆地雷,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两门山炮连同牵引的骡马被炸上了天。
\"冲啊!\"李云龙一跃而起。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喊杀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
国军到底是精锐,短暂的混乱后立即组织反击。机枪架在翻倒的炮架上扫射,迫击炮弹在冲锋队伍中炸开。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战士倒下了,鲜血染红了碎石。
李云龙一个翻滚躲到块岩石后,子弹打在石头上迸出火星。他瞥见个国军机枪手正疯狂扫射,立即抬手两枪。那人胸口绽开血花,歪倒在机枪上。
\"二连,抢占制高点!\"李云龙声嘶力竭地喊。必须压制住敌人的火力,否则冲锋就是送死。
二连长带着战士们冒着弹雨往北坡爬。不断有人中弹滚落,但活着的继续向上攀。终于,他们占领了有利位置,手榴弹像下饺子似的扔向敌群。
战局开始扭转。失去火力优势的国军节节败退,尸体铺满了沟底。李云龙正指挥部队分割包围,突然听见南面传来密集的枪声。
\"报告!南口出现敌军援兵!\"通讯员满脸是血地跑来,\"至少一个营!\"
李云龙心头一沉——中计了!楚云飞这是故意用辎重队当诱饵,引他上钩。现在腹背受敌,情况危急。
\"命令三连死守南口!其他人跟我来!\"李云龙抄起牺牲战士的步枪,带着预备队往南冲。
南口的战斗异常惨烈。三连被压制在几块大石头后面,伤亡过半。国军的机枪子弹打得石屑乱飞,迫击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李云龙观察了下地形,发现左侧有条干涸的水沟可以迂回。\"大彪,带一个排从那边绕过去,端掉他们的机枪!\"
张大彪领命而去。十分钟后,敌后突然响起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国军阵脚大乱,李云龙趁机发起冲锋。刺刀见红的白刃战中,他一连捅倒三个敌兵,刺刀都弯了。
正杀得兴起,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炮声——是八路军的迫击炮!原来赵刚带着留守部队赶来增援了。炮弹准确地落在国军后续部队中,炸得人仰马翻。
\"同志们,援军到了!杀啊!\"李云龙精神大振。
国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溃退。李云龙正要追击,却被赵刚拦住:\"老李,见好就收吧。侦察兵报告,楚云飞亲率主力正往这边赶呢!\"
打扫战场时,李云龙发现个重伤的国军军官。那人腹部中弹,肠子都流出来了,却还挣扎着想摸枪。
\"别费劲了。\"李云龙蹲下身,\"你是哪个部门的?\"
军官惨笑一声:\"358团...一营营副...你们跑不掉的...楚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