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是座西式建筑,门口站着穿白大褂的日本人和国军军官。背景横幅上写着\"中日友好医学研究所\",但角落里赫然堆着几个铁笼子,里面关着赤身裸体的人!
\"畜生...\"李云龙把照片塞进贴身口袋,\"这得让全世界看看。\"
雨停了,队伍继续前进。楚云飞说的弹药库其实是个天然山洞,入口被瀑布遮住。洞里除了枪支弹药,还有部老式电台。
\"试试能不能联系总部。\"李云龙命令报务员。
经过半小时调试,电台突然传出微弱信号:\"...黄河...黄河...我是泰山...\"
\"是总部暗号!\"报务员激动地戴上耳机。
电文翻译出来让所有人振奋:总部已派一个团接应,约定明晚在青龙桥汇合。但末尾有句奇怪的话:\"小心假币。\"
\"什么意思?\"张大彪挠头。
李云龙和楚云飞对视一眼,同时开口:\"有内奸!\"
果然,第二天清晨的哨兵发现了异常——西面的山路上有新鲜烟头,是进口的美国货;东面的灌木丛里找到个空罐头,标签是国军特种部队专供。
\"兵分两路。\"李云龙做出决定,\"我带主力走大路吸引注意,老楚你押送文件抄小路。\"
楚云飞却摇头:\"你目标太大。\"他指了指自己染血的晋绥军制服,\"我现在是'叛军',更不起眼。\"
争论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打断。哨兵踉跄着跑进来:\"团长!北面...至少一个营!\"
战斗一触即发。李云龙带人抢占制高点,用缴获的美制机枪压制敌军。楚云飞则趁机带着铁皮箱和两名战士,消失在瀑布后的密林中。
\"节约弹药!\"李云龙边换弹匣边喊,\"放近了打!\"
国军的进攻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当弹药即将耗尽时,东面山坡突然响起熟悉的冲锋号——是接应部队到了!两面夹击下,国军仓皇撤退,丢下几十具尸体。
\"李团长!\"接应部队的指挥官敬礼,\"奉总部命令...\"
李云龙却盯着他领口的崭新徽章:\"你们是哪部分的?\"
\"冀南军区独二团啊!\"
\"放屁!\"李云龙突然拔枪,\"独二团上个月就改编了!\"
假八路顿时原形毕露。但为时已晚,更多的\"接应部队\"从四面八方涌来。李云龙带着残部退到悬崖边,下面是湍急的河水。
\"跳!\"他率先纵身跃下。
冰冷的河水像千万根钢针扎进伤口。李云龙拼命游向对岸,却发现铁皮箱不见了!就在他绝望地准备潜回水中时,岸上传来楚云飞的喊声:\"接着!\"
铁皮箱被绳子绑着,正从上游漂来。李云龙抓住绳子时,看见楚云飞站在崖顶,举着冒烟的冲锋枪为他掩护。晋绥军团长的白手套在阳光下白得刺眼,像面不倒的旗帜。
\"老楚!跳啊!\"李云龙声嘶力竭地喊。
楚云飞却摇了摇头。他转身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从容地换上最后一个弹匣。枪声响起时,李云龙被迫松手,湍流瞬间把他冲向下游...
再次爬上岸时,已是黄昏。李云龙拖着铁皮箱,在芦苇丛中呕吐。箱角有个弹孔,幸好没伤及里面的文件。远处传来搜山的喊叫声,他咬咬牙,继续向青龙桥方向爬去。
夜幕降临时,李云龙终于看到了接应部队的篝火。但多年的战斗本能让他停下脚步,先派侦察兵摸过去。果然,所谓\"接应部队\"又是陷阱!
\"团长,怎么办?\"张大彪的子弹打光了,手里只剩颗手榴弹。
李云龙望向星空,突然笑了:\"还记得咱们怎么打鬼子的吗?\"
半小时后,青龙桥方向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假接应部队慌忙回援,李云龙趁机带人突破了最后一道封锁线。当他们踉踉跄跄冲进真正的根据地哨卡时,哨兵差点把他们当奸细抓起来。
\"我是李云龙!\"他扯着沙哑的嗓子喊,\"带我去见首长!\"
总部设在一所乡村小学里。当李云龙把铁皮箱放在首长桌上时,这个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也震惊得站了起来。
\"这些...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李云龙掀开上衣,露出肋间的伤口——他把那卷胶卷藏在了皮肉里,\"楚云飞...用命换的...\"
首长亲自给他倒了杯热水:\"你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李云龙一饮而尽,\"内战要变天了。\"
三天后,当李云龙拄着拐杖走出野战医院时,广播里正播放着震惊中外的消息:八路军公布铁证,揭露国军与日军秘密勾结!全国哗然,连美国特使都紧急飞赴延安。
\"团长!\"张大彪兴奋地跑来,\"咱们要反攻了!\"
李云龙却望向太原方向。那里有座孤坟,坟前该有坛杏花村。现代的记忆与烽火岁月在脑海中交织,最终沉淀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有些战争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让世界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