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麻雀战法(2 / 2)

\"团长,指挥部在镇公所。\"铁蛋溜回来报告,\"门口有双岗,但后院墙有个狗洞,俺试了,能钻进去!\"

李云龙看了看怀表——晚上九点二十,正是鬼子换岗的间隙。他打了个手势,潜伏在镇外的战士们立刻分成十几股,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袭扰。

真正的混乱开始了。镇东的粮仓突然起火,镇南的军械库接连爆炸,更绝的是有人放出了马厩里的战马,受惊的马群在街上横冲直撞。日军像没头苍蝇般乱窜,完全搞不清袭击来自何方。

趁这机会,张大彪带人摸进了镇公所。那个捅泔水车的军曹正对着电话咆哮,被一枪托砸晕过去。铁蛋从狗洞钻进去,打开了后门。当突击队冲进作战室时,鬼子联队长正在穿裤子——这家伙刚从妓院回来!

\"八路...大大的狡猾...\"联队长面如死灰地去摸佩刀。

张大彪一脚踹翻他:\"狡猾你姥姥!这叫'麻雀战'!\"

战斗持续到凌晨。当日军主力终于反应过来时,突击队早已带着缴获的文件和联队长的军刀撤出镇子。更妙的是,王喜武带人破坏了镇西的水闸,暴涨的河水冲垮了两座碉堡的地基。

\"神了!\"楚云飞看着不费一兵一卒就溃退的日军,连连赞叹,\"云龙兄这'麻雀战',真乃用兵如神!\"

李云龙却盯着地图出神:\"还不够...得让鬼子听见'麻雀'就叫爹!\"

回到根据地,他立即着手完善战术。训练场上立起了青龙镇的模拟街巷,战士们每天练习巷战和快速转移。铁蛋带着侦察班的孩子搞起了\"钻洞比赛\",看谁能最快通过各种狭窄缝隙。

最绝的是李云龙发明的\"消息树\"系统——在方圆五十里的山头上布置暗哨,用不同形状的树枝传递敌情。这个土办法居然比电台还快,鬼子的扫荡部队刚出动,消息就传遍了根据地。

五月的一天,观察哨传来消息:日军一个大队押送二十车弹药正往黑云岭方向开来。李云龙立即召集干部开会。

\"老规矩,'麻雀战'伺候。\"他指着地图上的山路,\"周卫国带炮排在这片乱石岗设伏,专打头尾;王喜武的狙击组负责点名军官;铁蛋带老乡们挖陷坑...\"

战斗在午后打响。当日军队列进入伏击圈时,第一发炮弹准确命中最后一辆卡车。日军刚要组织防御,两侧山坡上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其实只有二十多人,但在山谷回声下显得声势浩大。

\"敌袭!隐蔽!\"日军大队长刚喊出口,就被王喜武一枪爆头。更让鬼子崩溃的是,地面上突然冒出无数\"地雷\"——其实是老乡们埋的爆竹,炸起来噼啪作响却没什么杀伤力。

混乱中,张大彪带人冲下山坡,专抢弹药车。有个鬼子少尉举刀冲来,被张大彪一个侧踢踹下山崖。不到二十分钟,战士们就推着五车弹药消失在密林中,留下日军对着空气打光半个基数的子弹。

这样的战斗越来越频繁。有时是粮队被劫,有时是通讯兵失踪,最绝的一次有人把死老鼠塞进了日军食堂的汤锅,导致半个中队食物中毒。鬼子被折腾得草木皆兵,听见树叶响都以为是八路军的枪声。

六月中旬,李云龙收到总部嘉奖令。独立团的\"麻雀战\"被作为典型经验推广,连友军的楚云飞都派人来学习。庆功会上,炊事班难得炖了锅猪肉,油花在汤面上欢快地跳跃。

\"团长,尝尝这个。\"铁蛋献宝似的捧出个陶罐,\"俺跟老乡学的,槐花蜜腌的山楂。\"

李云龙拈起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炸开。他望着场中欢笑的战士们,突然想起程铁柱记忆里那些高科技战争。眼下虽然只有土枪土炮,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铁蛋啊,\"他揉着孩子的脑袋,\"知道为啥叫'麻雀战'不?\"

孩子眨巴着眼睛摇头。

\"因为麻雀虽小,闹起来能让整个粮仓不得安生。\"李云龙望向远处起伏的群山,\"咱们就是要做鬼子心窝里的麻雀,啄得他们日夜不宁!\"

夜深了,油灯下的作战会议还在继续。李云龙在地图上画出一个个红圈,那是下一步要袭扰的目标。窗外,哨兵的身影在月光下挺得笔直。更远处,乡亲们正在田间补种被鬼子毁掉的庄稼。

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大地上,新的战斗方式正在生根发芽。就像那漫山遍野的蒲公英,看似柔弱,却能在最坚硬的石缝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