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腐殖悖论(1 / 2)

在林羽的精心维护下,山洞试验田的生机愈发盎然。双层防护体系有效抵御了酸雨的侵蚀,确保了作物在纯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骨粉和鱼内脏发酵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菌丝网络则默默地净化着空气和土壤。林羽每天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试验田间,感受着生命的脉动,他深知,这片土地是他在这末世中最坚实的根基。

然而,随着作物的不断生长和收割,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大量的植物残骸。枯萎的叶片、修剪下来的茎秆、以及收割后剩下的根系,这些废弃物堆积在试验田周围,不仅占据空间,还可能滋生病虫害。林羽知道,这些植物残骸并非毫无价值,它们富含有机质,如果能将其转化为腐熟的堆肥,就能为土壤提供源源不断的天然养分,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

他回想起末世前关于堆肥的知识,堆肥是将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腐熟,最终形成腐殖质的过程。这不仅能处理废弃物,还能提升土壤肥力。于是,林羽决定在山洞内开辟一块区域,专门用来制作堆肥。

他选择了山洞一角相对潮湿且通风良好的位置,挖了一个简易的堆肥坑。然后,他将试验田里收集来的植物残骸,以及一些从洞外捡来的枯枝落叶,一股脑地堆入坑中。他相信,只要提供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微生物就能开始工作,将这些有机物转化为宝贵的腐殖质。

起初,堆肥坑中的有机物确实开始分解,散发出一种植物腐烂特有的味道。林羽每天都会用木棍翻动堆肥,并适量浇水,试图加速腐熟过程。他期待着能够尽快获得肥沃的腐殖土,用于扩大他的试验田。

然而,仅仅过了几天,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林羽发现,堆肥坑中散发出的气味变得异常浓烈,不再是单纯的腐烂味,而是一种带着酸涩和焦糊的混合气味。当他靠近堆肥坑时,甚至能感觉到一股不自然的灼热感。他小心翼翼地用手去触摸堆肥,发现内部的温度竟然非常高,甚至有些烫手!

林羽的心头猛地一沉。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二次发酵”的现象。堆肥中的植物纤维没有完全腐熟,在缺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了剧烈的厌氧发酵,产生了大量热量。这种高温,不仅会导致养分流失,更重要的是,如果将这种未腐熟的堆肥直接施用于土壤,其持续释放的热量和酸性物质,会直接“烧毁”作物的根系,导致幼苗大面积死亡。他原本是想制作肥料,却不曾想,这份“好心”却可能变成“杀手”。

他立刻在“败者之碑”上添上了新的记录:“堆肥时未腐熟的植物纤维引发‘二次发酵’,高温烧毁根系。”他意识到,堆肥并非简单地堆积有机物,它需要精细的控制和漫长的时间。

林羽陷入了沉思。他不能直接使用这种高温堆肥,但植物残骸又必须处理。他回想起末世前关于堆肥的更复杂方法,其中提到了“分层堆肥”的概念。分层堆肥通过交替堆放不同材料,可以更好地控制水分和氧气,促进均匀腐熟。

他决定,改用一种更精细的“分层掩埋法”来制作堆肥。他重新选择了一个更大的区域,不再挖深坑,而是选择在地面上进行堆肥。他首先铺设一层干燥的落叶,作为透气层。然后,他将收集来的植物残骸均匀地铺设在落叶上方。接着,他会覆盖一层从试验田清理出来的普通泥土,泥土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分解。最后,他还会撒上少量之前制作的骨粉,骨粉富含磷钙,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同时调节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