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两部商业喜剧片的事情。
而叶凯对于这个事情,当然是非常赞同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
拍商业电影,可是会被电影界的“先生们”骂的。
之前,叶凯还琢磨着怎么能让电影界的“先生们”少骂自己一点呢。
现在冯钢炮的出现,算是把叶凯之前担忧的问题给解决了。
有了冯钢炮在前面给叶凯挡子弹的话。
那叶凯到时候所面临的来自“先生们”的指责。
就会少上很多了。
为什么冯钢炮会吸引子弹?
很简单,因为人家现在在华夏的名气。
比叶凯要大多了。
冯钢炮是华夏戏曲学院(不是中戏)的文学编辑专业毕业的。
在校的时候就担任了《京城青年报》的文艺部记者。
还发表过大量的文艺评论和专访文章。
从那时候起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
在1984年的时候。
冯钢炮在郑惠力执导的剧情片《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正式进入到了影视圈。
1985年的时候,冯钢炮调入到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
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和《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
后来,冯钢炮与郑小隆联合编导了第一部作品《遭遇激情》。
后来这部作品还被夏岗拍成了电影。
影片还获得了华夏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
之后,冯钢炮又与王喷子联合编剧了《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火爆全华夏的电视剧。
这使得他的名气,在华夏直线上升。
在1992年的时候。
冯钢炮再次与郑小隆合作写了电影《大撒把》的剧本。
获得了第十三届华夏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
在1993年,冯钢炮又与郑小隆共同执导了当年火爆的电视剧《京城人在纽约》。
这也是冯钢炮执导的首部电视剧。
而且,人家冯钢炮还在1996年的时候。
创作了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
就是蔡鸣和郭答斯坦森出演的那个小品。
所以说,叶凯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点名气。
但和人家冯钢炮相比,那还是不够看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叶凯是北电的学生。
而冯钢炮说直白点,就是圈外的人。
华夏电影界的那些“先生们”。
又都是学院派的人。
那你说,冯钢炮不挡子弹,谁来挡子弹呢。
至于,到时候冯钢炮的《甲方乙方》这部电影会抢自己《夜店》这部电影票房的问题。
叶凯也是完全不担心。
从电影本身上来说。
叶凯对自己的导演能力现在已经很有把握了。
从电影的故事性上来说。
自己电影中的故事性更简单。
更贴近观众的生活。
更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而且,叶凯还有票房小爆发奖励的加持。
所以,他对票房方面并不担心。
《夜店》拍摄现场。
叶凯看着按照自己的要求。
最近一直没有刮胡子的徐真。
感觉非常的满意。
“叶导,你看我这样的造型符合要求么?”
徐真在化好妆后,也是连忙问道。
“嗯,差不多,就是头发不够油腻和乱。”
叶凯点了点头说道。
听到叶凯的话,化妆师连忙开始折腾起徐真的头发。
指点完徐真的妆型后。
叶凯便来到身后正在练习走位对台词的拍摄现场。
这里,李大白正在和陈昆进行着第一场戏的最后练习。
叶凯坐在导演椅上。
通过面前的监视器看了一遍两人的表演效果后。
便对陈昆说道:“昆啊,你看向李大白的眼神和表情。”
“要有那种喜欢,却不敢开口的状态。”
“不是那种深情款款的眼神。”
“好的,叶导,我知道了。”
陈昆听到叶凯指出的问题后。
也是开始寻找起了那种状态。
“叶导,那我刚才演的对么?”
李大白这时也是有点紧张的问道。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
还是出演女一号这么关键的角色。
虽说她和叶凯已经很“熟”了。
但叶凯在拍摄现场时候的状态。
也是让她有些紧张的。
“大白,你演的没问题。”
“对于这种暗恋你的人,你基本上本色出演就对了。”
“你平常怎么说话,现在就怎么说话就行。”
叶凯也是给有些紧张的李大白给予了肯定。
很快,副导演便通知叶凯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于是,随着叶凯的一声“Action”。
《夜店》的拍摄便正式开始了。
至此,叶凯便进入到了拍摄电影。
和每天指导李大白“剧本”的生活节奏中。
在李大白不方便的时候。
叶凯便会回到许青家。
好好奖励忙着挑选装修材料的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