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红二、六军团黔东再播革命火种(2 / 2)

红十六、十七师在经过铜仁时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活动,写下许多标语和条幅。“上等之人欠我钱,中等之人莫招嫌,下等之人跟我走,将来肉里困来酒里眠。”“坛坛装米是自家人,扁桶装米是敌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并分了杨伯安、刘松云等大地主的浮财给百姓。

红六军团在江口休整期间,开展了宣传、扩军等革命活动。建立了磨湾游击队,队长向老清,40余人;老街(闵孝老街)游击队,队长雷世登,23人。打了10多个洞屯,打土豪70余户,所得财物除部分留作军需外,全部分发给穷人;打开土豪粮仓,把谷子分给穷人。红军还在驻地办起饭菜招待穷人。同时,积极开展扩红,宣传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官兵平等,当红军光荣,还教唱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打得土豪平半分。”闵家场是水陆码头,是黔东的一个重要集镇,来往客商甚多,红军在闵家场的活动很快就传播到四面八方,几十里外的青壮年闻讯后赶来,200余人参加了红军。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当向导,抬伤病员,缝制衣服等,吴满妹为红军做草鞋,红军赠送一只铜电筒;万金堂为红军做了7双布鞋,红军给了7块银元。红军撤离后,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了邓老必、詹斌娃、杨连生等一批支红积极分子。

创建石(阡)镇(远)黄(平)革命根据地

一、分路进入石阡县城

1月10日,红二军团分两路向石阡挺进:一路从江口县闵家场经张家寨、狗脚屯等地进入石阡县公鹅、陡山坝到达石家场;一路从晃县龙溪口经玉屏朱家场、江口岗溪屯、岑巩平庄等地进入石阡,经五德黑溪水,花桥的云盘坳、乌苞洞、欧家湾进入石家场。红五、六师在石家场宿营。红二军团直陆续进入石家场,驻平坝、黄家、李家、陈家、蒲草塘等村寨。红四师兼程前进,经栏桥、凯峡、花桥等地向石阡进军。红五师到正冲、栏桥一带。红军驻石家场期间,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将刘占臣、刘直清等10多户土豪的谷物、财产分给当地贫苦农民,在街头和蒲草塘,分别处决了反动区长、保长。红军还在石固街上刷写“打倒薛岳”、“红军是扶助苗族僮(侗)族解放的武装”等标语。石家场、泥塘等地部分农民参加了红军。

1月11日拂晓,红二军团四、六师及主力一部,分三路合围直取石阡县城:东路由五老山后至哨楼口,南路由枫香边境到黄麻塘、三百步,西北一路由坪地至沙坝、邱家坡、孙家寨等地,几面夹攻,一举占领了石阡县城,并捕获戴望远镜,直接指挥石阡保安团对抗红军的德籍侦探耿友华,在天主教堂中搜出秘密地图及侦探器材。红军进城后,驻扎于天主教堂、文庙、学校及原国民党县衙等地。同时在城南郊的三角庄、高楼,河西的挂榜山、伍家院、岩脚屯、任家山、板猫寨、新寨、平猫寨、高寨,北郊的上、下来潮、梁家嘴、杜家寨、新场、雷家屯、下寨,东北面的平地、沙坝、摩罗、北塔、孙家寨、荆竹、梁家坡、冉家坡、邱家坡等村寨驻扎。其中红二、六军团总部、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国家保卫部及司令部直属单位驻天主教堂及其附近。红六军团司令部及其所属单位,后亦驻天主教堂内及上、下河街。当日下午,贺龙从石固经花桥到达石阡县城,住天主教堂内右侧楼房(今北楼)。

1月12日,红二军团直属机关和红六师直由石家场出发到达石阡县城。红五师留花桥,布置了5天工作计划,师部及所属单位、红校等分别驻罗家寨、梁家寨、坡背、寨坪、田坝、白岩山及等村寨,进行打土豪及扩军休整。13日,红二军团独立营到石阡城北新场。红二军团司令部任命汤福林为红四师参谋长。14日,红六师师长郭鹏率红十七团的2个营到坪山、大地方等地侦察敌情和地形。红六军团在凯德以南与敌李觉纵队战斗。

1月15日,红六军团从江口闵家场经张家寨、狗脚屯等地向石阡进发。16日,总部命各师调军政学生成立教导营,17日,又令红六军团进入石阡。18日,红五师及所属游击队,奉命从花桥出发到石阡县城,驻天主教堂及城内外。同时郭鹏师长所率2个营回城,独立营也奉命从新场回城。红岩、甘溪之湘敌李必藩第二十三师1个团到达中坝,驻吴家湾的红四师十八团在李国平引导下,星夜赶往中坝,与敌激战至来沙坡一带。红六军团一部奉命在石家场以西待命。1月19日,红六师一部离开石阡向关口坪、二塘等方向进发,击溃在农口坪堵截的地主武装曾云焕部。红四师派出工作组到洋溪及荆竹建立游击队,打土豪。

红二、六军团从1月10日进入石阡境内,驻扎14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休整。这是红二、六军团自湖南桑植出发转移,历经百战,行程数千里,两个多月来得以进行的一次时间较长的休整,它使部队在政治、组织、军事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整顿和提高。部队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组织军民缝制军装、干粮袋等,建立12支红军游击队,扩红800多人,还在石阡建立了临时修械厂,修造枪支、弹药等。这对于长征中再次进入贵州境内的红二、六军团来说,无疑是一次休整部队,养精蓄锐的宝贵时机。

二、红二、六军团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为了振作精神,统一思想步调,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1936年1月13日,红二、六军团政治部在石阡县城天主教堂召开了一次较大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以上军政干部参加。任弼时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作了扩大统一战线的报告,对统一全体指战员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会议对当时全国政治形势以及中国苏维埃运动和民族革命形势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对远征的意义及胜利作了一个估计;提出了加紧准备战斗,以战斗的胜利创造新的根据地及加紧扩大红军的动员以充实部队的任务;对部队中的政治情绪作了一次比较系统的检查,对不正确的倾向给了一些打击。1

这次会议精神很快向基层作了传达。通过这次会议,部队政治情绪得到提高,军事经验得到总结,组织纪律得到整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上下形成共识。为了配合这次会议,各部在万寿宫、禹王宫、寿福寺及驻地,分别召开系列文艺晚会,战士的疲劳消除了。在此期间,红二、六军团政治部还整顿了各部队的政治组织,加强了各部的政治干部配备,成立了教导营,其中,政治干部就有1个连。这次会议对于指导各部在石阡及至以后一段时间,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红军在石阡的革命活动

红二、六军团长征再次进入石阡后,活跃地开展地方工作,组织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进行扩大红军的动员,订出扩红计划,分配地区进行扩红突击。……组织了抗日救国义勇军(都争取加入了红军)、抗日大同盟。1广泛传播党和苏维埃政策,特别是抗日反蒋主张的影响。

抗日革命宣传。红军在石阡写下的标语较多,其中就有不少是宣传抗日的,如:“打倒日本!”、“对日宣战!”、“开展抗日反蒋的群众运动!”、“打倒卖国的国民党!”、“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等。同时,还印发漫画传单,宣传抗日。其中有幅漫画上一中国人用绳子牵着一个俯首躬腰狼狈不堪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画中说明:“活捉帝国主义者洋人一名,偿大洋两千元!”对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予以辛辣的讽刺和打击。红军政治部在寿福寺进行了以原第十区区长陈鸣皋的剥削罪行为题材的化装演出;还在万寿宫为新战士举行文艺联欢晚会,以舞蹈的形式反映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抗日的革命激情,这种革命宣传,不仅消除了红军战士的疲劳,而且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政治影响。

打土豪分浮财。“打富济贫”是红军动员群众,扩大红军政治影响的革命口号。红军入境,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是贫苦家庭,秋毫无犯,不随便入宅,用一颗针或一捆草,就物论价,买卖公平。若是土豪劣绅、官僚恶霸,一般是没收其财产;罪恶重民愤大的,一经捉回,通过揭露其罪恶后,即予严厉惩处,以平民愤。红军所到之处,宣传组织群众,打倒土豪劣绅,将其财米谷物,除留少数为部队给养外,大部分救济贫苦群众,从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解放了广大劳苦大众。在县城就打了张俊之、夏明安、余润生等数十户土豪。在城郊,红军派出工作组或组织游击队到附近村寨开展扩军和打土豪活动。同时,红军还在县城的武官衙门、寿福寺、花桥罗家寨等地,将从土豪家中搜出的肥猪及准备过年的丰盛食物,办成酒席,连日不断地招请过往农民、工人及街道贫民。专门赈济穷人,贫苦群众和红军亲如一家。这也成为动员群众很有效的办法之一。贺龙与军团直机关人员在石阡温泉洗浴时,赠送棉衣给一位群众御寒,传为美谈。

保护民族工商业。红军在发动群众打土豪期间,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县城,当了解到几家民族工商业户时,为避免当作土豪抄收,特在蔡、崔、周等几家商店门口,贴上保护字条,写上“不准打·苏”或“此系小本经营,不准打·苏”等字样。凡贴有此类字条的商店,即使老板出走,家中财物也完好无损,无人进扰。中街一个开百货店并兼代写对联的周xx,在红军到来时全家外逃,红军查明周确属民族工商业户后,便对其亲邻廖钟鑫等人说:“你们知道周老板在哪里,带个信叫他回来,我们红军是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当红军离开几天后,周回来时发现店内的货物整整齐齐,丝毫未动,柜中放的各种粮食仍是原样,在一堆冰糖上发现一张纸条,上写“老板,我们用了你冰糖二两,现给报酬在此”。并将报酬物品放在抽屉内。关在鸡棚内的一只母鸡,不仅还在棚内,10余天后竟还活着,藏在楼梯下地洞中的一只山羊仍在洞内,但早已饿死,周深受感触。1月23日,红军某部在河坝、龙溪一带与敌作战,当晚驻守在山羊坡附近的部队宿营煮饭时,一阵大风把炊事员插在群众芭茅壁上的蜡烛吹倒,一时起火抢救不及,烧了余文榜、张炳轩两户茅屋。红军当即向主人道歉,并赔偿了90块银元,余、张两户用此款重新修起了两座大木房。红军执行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时,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使各界群众深受感动。

建立革命武装。红军各部利用在石阡休整的机会,在广泛开展各项革命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扩充红军,建立游击队的工作。红二、六军团在进入石阡县境内的石固、花桥、龙川,进而延伸至中魁、甘溪,以及后来离开县城沿人群、枇杷、白沙、聚凤、马屯、河坝场等地进军途中,都相继开展了扩军工作。建立了坡背、平坡等12支游击大队和汤山镇邱家坡、中坝河西2支游击队,有1000余名队员。其中以城郊龙川、花桥、中坝等地较为普遍。各游击武装的大队长或队长分别是:坡背封玉臣,平坡赵南庭,田坝孙云恩,罗家寨罗绍清,白岩湾张海山、聂文秀(副),洋溪彭德云、毛满满(后),荆竹杨光辉、肖来生(队长),万安杨秀银,龙地坝杨玉清,邱家坡吴满弟,河东赵玉珍,高魁杨树清、冯光忠(副),河西肖光岩,龙洞张玉清、曾念兹(副)。“争取游击队整批加入红军是较艰苦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长途远征中,这种工作受到了一些限制。我们在石阡……这种扩红方式是收到了一些效果的”,因而红军在石阡期间“扩大了八百名新战士补充部队”。1

建立临时修械厂。红二、六军团在石阡休整期间,司令部修械处在县城北门及坪桥等地设立了临时修械处,修造枪支。1月13日左右,在北门城外邱宅,建立修械厂,进行枪支零件的打磨、修理和装配枪支武器。还在坪桥铁匠铺杨通明家设立打造枪支的施工场,派出技术人员尹xx一同加工,将枪支零件送北门邱宅加工后装配,有时红军将缴获来的废枪直接运来维修。为此,红军特送杨通明大米200斤,国华绨衣料一段,菜油10余斤,并将所剩的200多斤废枪壳,作为偿还打铁用的炭火送与他。红军修械厂的战士还在城内一些铁炉房加工武器。

其间,红军还组织群众和后勤等部门一起,就地加工赶制军装。如在城内土豪方宅、吴家湾、中坝河西各驻地,组织集体缝制军衣,打草鞋等,除补充红军战士的服装外,对在石阡新招收的游击队员,普遍发给帽子、布草鞋及干粮袋等。红军对于帮助缝制军装的群众,除招待饭食,给予一定报酬外,还赠送一些实物用具,其中赠万安的李太彬家谷米和铜茶罐1个,油1瓶;给城内杜西云家棉絮2床,镜1架,衣服数件;给中坝河西妇女余芝芬等人各10余吊铜板等。此外,各驻地红军每天还组织战士学习政治、文化课本,坚持部队操练,练习刺杀等作战技术。

四、红二、六军团负责人会议

在红二、六军团进占石阡、江口后,敌人为防止红军由湘黔边北进再回到原来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对兵力重新作了部署:第十九师由镇远调岑巩地区,会同李觉纵队进行跟追;樊崇甫、郭汝栋两纵队由湘西绕至红军东北,经麻阳、铜仁与驻玉屏、岑巩的第八师取得联系,以第九十三师向思南方向截击,陶广纵队由湘西北开拔,第九十二师、新三十四师在沿河、秀山、永绥、保靖地区布防,阻止红军北进;在西面,郝梦龄纵队到后坪、思南地区,沿乌江两岸防堵;第二十三师固守余庆、龙溪地区,掩护贵阳方向。敌人企图乘红军向北运动时,将红二、六军团消灭于乌江以东松桃以西地区。如不得逞,则向南压迫,迫使红军与广西军阀作战。而广西军阀已有防备,已将部队向黔桂边境集中,并派一部分兵力进到贵州南部独山地区,作好了御红军于广西之外的准备。这样,红二、六军团实际已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为确定红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1月19日,在石阡天主教堂召开了两军团负责人会议,史称石阡会议。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甘泗淇、夏曦等负责人参加。会议总结了红二、六军团长征转移以来的工作,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了分析。

会议认为,由于“便水反击敌人未能给敌以决定意义之打击,开展新的有利战斗局势”,“敌依据原有碉线(已成碉网地区)已成包围逼进形势,我军处在狭小地区渐成被动局势”,“以石阡为中心地带内,粮食缺乏,居民稀少,地形不利进行运动战”,因此,在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已不现实,军委指示“在未给敌严重打击时,不宜久停一处”,“乌江上游障碍太多,下游障碍较少,黔南、黔北均少大山大河障碍,给养亦不困难……,同意西打驻黔蒋军,但须取进攻姿态……”。会议决定,撤离石阡地区,转移到乌江以西、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活动,以争取在贵州西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并下达了3天的行军计划。会议结束后,当晚还在万寿宫等地举行文艺联欢晚会和会餐,欢迎石阡入伍的新战士。

从石阡会议后红二、六军团在贵州的革命活动看,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坚持在长江南岸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为红军的下步行动指明了方向。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二、六军团和湘鄂川黔苏区成为长江南岸——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红二、六军团突围离开原有的根据地后,关键是要解决在什么地区创立新的根据地的问题。最初是确定向石阡、江口、镇远、黄平方向转移,在湘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经过在石阡一段时间开展工作,根据全国革命形势及军委指示,确定了在长江南岸活动的总方针,并果断地放弃了在湘黔边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尔后,继续向西,开辟了黔(西)大(定)毕(节)革命根据地,在川黔滇边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直至同年3月底。因此,石阡会议后2个多月的时间里,红二、六军团的中心目标是“坚决的在云贵川广大地区以战争的胜利来创造新的根据地,政治机关一般的是在这一任务下进行工作……在盘县最后的一晚,党和军分会最后决定坚决北渡金沙江,争取与中央红军会合,而我们亦从此结束了长江南岸建立根据地的意图。”

在长江南岸活动的总方针确定之后,鉴于之前的战斗失利及贵州山区的复杂,石阡会议又强调,继续向西移动的同时,要落实“在广大地区进行运动战”的军事作战方针,以后又再次强调“在保持在长江南岸活动的原则下,……进行运动战,创立暂时根据地,准备在时局大变动时再东向湘黔边转移。”2由于宣传贯彻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的指示精神,做群众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特别是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红二、六军团上下充满了“保持在长江南岸活动,决定在长江南岸活动”的信心和斗志,在艰苦环境中屡创敌军,红军有生力量不仅未削弱,而且有新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1月20日,红二、六军团及大部分游击队共2万余人,在石阡县城大桥下兰家坝,召开了继续长征誓师大会,挥师西进,20天内,连克黔东南、黔南、贵阳、安顺等城,强渡乌江天险鸭池河。2月3日进占黔西,2月6日解放大定,2月9日占领毕节,开展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3月31日,在盘县,红二、六军团决定放弃在川滇黔边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进军云南,挥师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结束在贵州的革命活动,步上了新的革命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