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疯狂想法,惊世狂谋(一)(2 / 2)

平日里,寻常晨会不过是朝中重臣们列席商讨国事,气氛虽庄重,却也透着几分按部就班的寻常。

可今日这午朝,却仿若被一层诡谲的阴霾笼罩,透着十足的不同寻常与莫名的诡异。

一道道加急诏令如利箭般穿梭于京城的街巷,诸多平日里在府邸中养尊处优、逍遥自在,尽享荣华富贵的勋贵们,还来不及从安逸中回过神来,便被这诏令催促着、裹挟着匆忙入朝。

一时间,金銮殿内人头攒动,却又寂静无声,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

那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令人窒息的死寂,厚重的压抑感如同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胸口,让他们喘不过气。

一众文臣勋贵们面色各异,仿若被打翻了颜料盘。

有的面如死灰,眼神空洞,仿若已然看到了末日的降临;有的眉头紧锁,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心底皆是忐忑不安,仿若怀揣着受惊的小鹿,那小鹿在胸腔内乱撞,七上八下,搅得人心神不宁。

早朝之时,面对李自成大军仿若乌云压顶般气势汹汹地压境,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国库空虚得仿若枯竭的古井,底部干裂,毫无生机;

士兵们萎靡不振,军饷拖欠,食不果腹,毫无战心等诸多难题,君臣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商议了许久许久,却如同深陷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四处碰壁,毫无头绪。

如今这临时加开的午朝,众人心中皆是一片茫然,仿若置身迷雾之中,眼前白茫茫一片,找不到方向,仿若迷失在茫茫大海的孤舟。

他们唯有默默等待着这位年轻皇帝的开口,那眼神里,满是期许,仿若溺水之人期望能从他口中听到那根救命的稻草,将他们从这绝境中解救出来。

朱有建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从台下远远望去,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表面看起来的确威严庄重,仿若一尊高踞云端、俯瞰众生的神只,浑身上下散发着让人不敢直视的皇家气度。

可实则,他的内心慌乱如麻,仿若一群受惊的蚂蚁在热锅上疯狂逃窜。

他使劲地揉了揉太阳穴,只觉脑海中属于崇祯的那些记忆仿若一团杂乱无章的乱麻,千丝万缕地纠缠在一起,任凭他如何努力,就是找不到半点头绪。

他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望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本该有的人物介绍竟一个也跳不出来,仿若失忆患者陡然置身于陌生人群之中,满心满眼都是无助与迷茫。

他对这明末历史的了解,实在是浅薄得可怜。

往昔作为一个普通现代人,忙碌于琐碎日常,仅有的那点历史知识,还是昔日旅游时,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听那几句讲解所得。

他仅仅知晓李自成即将如洪水猛兽般兵临城下,一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也知道崇祯会在景山那棵老槐树上,以一根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为这大明王朝画上一个悲壮而又凄凉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