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京师正序,宣府战启(八)(2 / 2)

待今日计划中的二十枚子母弹射发完毕,众人顿时如临大敌,不敢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懈怠,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开始执行撤退行动。

他们身形矫健,动作麻利,如同受惊后机敏无比的野兔,在荒野中左突右窜,眨眼间便敏捷地隐蔽到远处早已精心准备好的坑洞里。

只留下一片略显空旷的战场,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此刻,倘若我们如同拥有“上帝视角”的神明一般,将目光投向宣城之中。

便能透过那弥漫的硝烟与尘埃,清晰地瞧见子母弹所引发的一系列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

狂风仿若一只无形却拥有千钧之力的大手,以一种霸道无比的姿态,裹挟着子母弹爆炸后产生的滚滚浓烟。

一路势如破竹,于无人之境,径直将那刺鼻呛人的烟雾送进宣城两千多步之深。

那烟雾扩散开来的范围,粗略估算,竟也达到了约五百步方圆,仿若一片诡异的迷雾之境,笼罩着宣城北门里的一方天地。

这里有一个预估的认知错误,试验时使用的是,与子母弹相同大小的石弹,这种石弹很重,至少有半石的重量,投弹后有效距离为三百步。

王承恩也是这样汇报的,朱有建自然认定如此,所以密旨也是这么交待的。

然而,子母弹真实重量只有二十斤,比石弹轻许多。

明代的一石为一百六十斤,半石为八十斤,四倍于子母弹重量。

要知道,投弹机使用的是滑轮式弹力法,重量只有四分之一,投射距离至少能加到一千步。

又处于顺风中,应该可以更远点,烟雾本来就轻,顺风同样有加成。

而在这片被毒烟无情笼罩的区域里,究竟隐藏着什么关乎战局成败、至关重要之物呢?

首当其冲的,便是宣城守军的命根子——粮仓。

那里面囤积着守军赖以生存的军粮,一袋袋堆积如山,是他们在这围城之战中坚守下去的底气所在。

一旦这些粮食受毒烟侵蚀,不出几日,顺军就会面临无梁可食用的无奈境遇。

再者,还有那流淌不息的水源,柳川河的一条支流宛如一条灵动的水蛇,蜿蜒流经此处,它与护城河同出一脉,相互连通,水源充沛得如同大地的血脉。

原本,朱有建因未看透那错综复杂的舆图,尚未察觉此处暗藏的玄机。

否则,以他的行事风格,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向柳川河投毒,以绝敌军水源,给敌人致命一击。

不过,眼下这毒烟已然随着北风,悄无声息地侵入了水源与粮仓,恰似一把无形的利刃,在黑暗中直插敌军心脏。

为后续战局的发展埋下了至关重要、足以改变走向的伏笔,让人不禁对接下来的局势充满期待又心怀忐忑。

沉闷且震耳欲聋的母弹爆炸声,仿若一道晴天霹雳,又似一记势大力沉的重锤,“哐当”一声,狠狠地敲碎了宣城城内大顺君臣们正沉浸其中的酣梦。

刹那间,美梦破碎,现实的残酷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李岩,这位在大顺军中以机警果敢着称的将领,反应速度堪称一流。

几乎在爆炸声响起的瞬间,他便弹簧般从床上跳起,随手抄起兵器,第一时间便带着一队训练有素、行动敏捷的人马。

脚步匆匆,如同疾风骤雨般赶去察看究竟。一路上,他们心急如焚,眼睛瞪得像铜铃,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四周仔细搜寻着爆炸的源头以及可能潜藏的危险。

然而,一番忙碌下来,却一无所获,现场除了弥漫在空气中那刺鼻的气味,仿若一只无形却充满恶意的手。

猛地将后续赶来的顺军们心底那不堪回首的噩梦记忆一把拽出,让他们瞬间陷入恐惧与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