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子(1 / 2)

史上第一祸害 明珠天南 2388 字 14小时前

看热闹的百姓无不心潮澎湃,眼见往日狗眼看人低的衙役低头如鹌鹑状接下张老爹的状纸,一时间纷纷对新来的蝗灾钦差好奇不已。

县衙堂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高堂之上的杨岐山官帽歪斜,还没搞清楚状况的他是被秦师爷连拖带拽拉过来的。

他心道不过又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子,弄死不就行了?

且眼前这蝗灾钦差可是宋忠贤的亲儿子啊,儿子还不得向着爹,自己只需要在大堂上做个样子罢了。

可杨岐山越听越不对劲,张老爹口条清晰,双眼带着恨意跪在下首,看向自己的眼神莫名带着一股手到擒来的自信之态?

听完老人的哭诉,县令惊怒拍案:“大胆狂徒,竟敢污蔑朝廷命官!”

说着,他眼神扫过不远处桌案前的宋志明,见对方不怒自威,看也不看自己一眼,也不给点暗示,杨岐山心中有些慌乱。

莫非这小宋大人不知道自己和他爹的渊源?

心下有了猜想,杨岐山继续道:“本官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身边的师爷点头奉承,羊角胡须随着脖子晃动,师爷指着跪着的张老爹,高声叫嚷:“老东西胡说八道……”

还没说完,就被张老爹的哭喊声截断:“李老头不过是想揭露你们肆意操纵米市价钱的阴谋,就被你这狗官害死在县衙门前,可怜他尸体在烈日下横陈三日,你们竟连收尸也不许!”

说着,张老爹颤抖着拿出账本和一些证据,密密麻麻的字迹全是杨岐山多年来在新月县的罪证!

宋志明朝小五点头,后者立马从张老爹手中接过账本及罪证,明粗略看过东西后,他一把猛地将罪证摔在桌案上:“草菅人命,囤积官粮贩卖,还有故意传播蝗虫幼卵,铁证如山!”

杨岐山坐不住了,他瞳孔骤时间放大,不可置信地看向宋志明,张大嘴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不是,这个宋志明脑袋是浆糊做的吗,这是他应该做出的反应吗?

不应将这老头压入大牢听候发落吗?

不等杨岐山想明白,身边的秦师爷先冷汗岑岑,他惊恐地看向堂中众人,一时间恍然大悟。

“这是给咱们下的套啊。”师爷喃喃。

杨岐山没听清:“什么?”

秦师爷并未回话,猛地上前滑轨至宋志明身前:“大人明鉴,都是杨县令的主意啊!”

宋志明撇嘴,真是条出卖主子的好狗,没等他发话,石友朋先将秦师爷给拉到一旁堵住他聒噪的嘴。

连跟在自己身边的师爷都要撇清关系,事已至此,杨岐山终是明了,宋志明这是铁了心要自己下马。

他突然狞笑起来,起身一点点逼近宋志明,扬声道:“你以为自己能摘干净?”

说完,他转身面对公堂众人,远处的百姓也个个好奇地看着他们这位扬大人。

只见其高声道,“先前那位宋御史你们知道吗?”从百姓脸上看到肯定的神情后,他继续道,“那可是这位的亲生父亲啊!”

“你们这下还信他吗?”

宋志明拧眉头,这县令脑子不聪明,死到临头还想拉自己下水?

他拿起桌案上的惊堂木,将其重重落下,震得笔架上的朱笔颤动:“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压入大牢!”

锦衣卫马上一拥而上,手拿锁链将杨岐山扣住,被石友朋捂嘴不能言语的秦师爷紧随其后被锦衣卫拖走。

张老爹看着杨县令叫骂着离开,老泪纵横,对着上首的宋志明不住磕头,额头甚至在地板上渗出血迹,幸而有小五将其扶起身来。

宋志明命他不必在道谢,并赐把木椅给他。

待张老爹坐下后,他用颤抖的声音道:“宋大人是个好官,您和别的钦差不一样……”

说完,他起身对着身后百姓道:“这位大人心中装着咱们这些老百姓,和他父亲不同……”

“诸位千万别听信了杨岐山那狗官的鬼话!”

百姓中无人出声,他们对于杨岐山的落马无不纷纷叫好,可狗官确实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除了张老爹,大都都不敢相信这位同样姓宋的年轻钦差。

正在这时,人群后一个魁梧的汉子挤上前来,远远朝堂上的宋志明拱手行李,高声道:“俺信宋大人!”

百姓们不解地看向这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这人一脸凶相,看着不太让人信服。

汉子继续道:“俺是牛角村的农户,吃不上饭来城里当了流民,昨日在城中遇到宋大人,宋大人命人给俺们煮了稀粥,还说今天起县衙会开始施粥!”

“俺本来不信来着,一个小娃娃说的话俺也没放心上。”他越说越激动,“可今日,真叫俺在县衙喝上粥饭了!”

一个老妪在人群边附和,它是昨日在酒肆的那个老妪:“是啊是啊,我也能证明,宋大人真的是个好人,昨天他给我和小孙女一人一个馍馍吃,若不是他,我孙女早饿昏了……”

她说完,苍老的手掌抚上身边半大女孩的脸颊,女孩的声音软糯,也对着百姓道:“是大哥哥给的馍馍吃……”

方才说话的汉子也不是一人过来的,他身后还站着几个枯瘦的流民,纷纷给宋志明说项。

百姓们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得为之松动,有人更是直接认出了同村的流民,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他们都是刚被施粥过的百姓,若不是肚中有些粥米果腹,怕是连哭都没力气哭。

见此场面,先是张老爹的邻里站出来说:“我相信宋大人!”

而后一阵齐声的声音此起彼伏:“我相信宋大人,相信宋大人!”

小五在堂中看得热血沸腾,也跟着喊了起来。

宋志明抿唇,他起身走到百姓身前,将神情激动者扶起来,缓声道:“本官定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话落,宋志明对身后的石友朋道:“新月县大小官员,从里正、保长再到县丞和主簿各级官吏,明日午时齐聚衙署大堂,商讨蝗灾治理之策。”

而后,在百姓们的瞩目中,宋志明又朝他们恭敬作揖,转身离去。

刚走出几步,他就见到赵昭平似笑非笑倚在门柱前看着自己。

他的巧,正巧将百姓们齐声昂扬的声音停在耳朵里。

赵昭平打量一眼满脸肃穆的宋志明,道:“真是让宋兄出了好大风头。”话中有着酸意,他可是从破晓就开始在衙门不远处的巷头主持施粥事项。

那些流民不好管理,可把自己累个半死。

宋志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回去好生歇着,明日你也要去衙署。”

“哦。”赵昭平不情不愿回答,心中却有些许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