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一上来就直奔来意,半点也不上道,要是蝗灾情况乐观,自己早就屁颠上报赵巡抚,哪里用得着他们登门?
见对方闭口不答,宋志明按下侍女上前倒茶的手,抬头看向上首坐着的杨岐山,双目如炬:“县令可是有难处?”
赵昭平也猜想这县令心下有鬼,表情瞬间严肃起来,幸好石友朋早被他们派出去巡视新安县的田垄情况,否则就算这县令真的告知于他们蝗虫现状,也不显得未添一丝杜撰。
杨岐山笑容僵在嘴角,悄然看向身边的师爷。
秦师爷哪里不知他家老爷的意思,微微朝人点头示意。
杨岐山这才转头看向宋志明,“大人说笑,蝗灾舆图早已准备妥当,就等大人过目。”说完,他朝师爷吩咐道,“去将东西给大人们拿来……”
秦师爷点头应是,转身离开大堂。
谁知几人在厅中等待将近半个时辰,也未见那位师爷回来。
赵昭平这下再坐不住,他暗自扫一眼一旁平心静气的宋志明,一把将桌上的茶盏种种放在桌上磕出了声响,惊得上首的杨岐山看过来。
“大人可是有何不适?”话落,杨岐山恍然大悟,“许是等地着急……大人有所不知,秦师爷做事一向认真,定是要将蝗灾情况搜集完整才敢给大人们呈上。”
赵昭平才不信这人鬼话:“莫要再给小爷耍手段,快命人催促一二!”
杨岐山不住应是,最后起身道:“下官这就亲自去催……”
不等赵昭平反应过来,这短粗身材的县令一溜烟地跑没了影儿。
“这算什么事?”赵昭平指着县令离去的方向,心下不悦。
宋志明并未出声,端坐在椅子上稳如泰山。
许是县令真的去催促了师爷,片刻后羊尾胡的秦师爷就手捧着几本文书回到正厅。
秦师爷气喘吁吁:“大人……这是,这是新安县所有辖地的田垄分布和历年灾情统计,请大人过目。”
宋志明慢条斯理颔首:“有劳。”说罢,他起身拿起最上面一本文书翻看起来。
赵昭平也跟着拿上一本仔细翻阅。
一时间,大堂中两人屏气凝神翻看文书,落针可闻,一旁的秦师爷见二人沉浸其中,悄悄起身离开正厅。
赵昭平感受到那人的脚步似是要走远,想抬头叫住他:“哎……”
却被宋志明出声制止:“你喊他也没用,他会听你的?”
赵昭平沉默,他这个大学士独子的名头离了京城好像确实不太好使。
宋志明将手中的书册放下,随意又翻了几页其他堆摞的文书,方才将东西搁在桌上,一脸平静道:“他们给的东西不对。”
“什么?”赵昭平震惊,“他们敢诓骗钦差?”
他就说这灾情统计怎得看着这么不对?
说着,赵昭平就要迈步出门,脸上气势汹汹:“我去找他们评理!”
宋志明拉住赵昭平:“来不及了,治蝗刻不容缓,我们不能单让人牵绊住脚步。”
他心下暗自摇头,庆安帝怎生给自己找了这人与自己一道来湖广,表面看是个稳重公子,实则性子像个莽汉。
“我已让石大人去附近的村子了解情况,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
赵昭平闻言,停下要踏出去的步子,同时将宋志明的手从自己胳膊上甩下来。
宋志明失笑,这赵公子怎得不见半分赵学士之胸襟?
忽略对方的态度,宋志明继续道:“新安县县令你来搞定,争取让他们给你更多有用的信息。”
“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办,晚上驿馆会合。”
说完,宋志明就要离开。
“哎……”这次换赵昭平拦住宋志明的去路,他一脸不解,“搞定,我怎么搞定他们?”
宋志明上下打量对方,扬唇轻笑:“自然是凭你赵学士独子的身份。”
“死缠烂打,言语威胁,你想怎么搞定,就怎么搞定……”
说完,宋志明扬长而去,留赵昭平在原地呆住。
宋志明一路并未收到任何阻拦,很快离开衙署,小五和几名锦衣卫果然在门外等着。
为首的锦衣卫见宋志明出门,拱手行礼:“大人。”
马车上的小五听到声音,掀开帘果然看到他家公子,宋志明长腿迈上马车,吩咐道:“走吧,去城中看看。”
驾车的车夫闻言,拉着缰绳的双手并未有动作,转头对身后马车上的人道:“大人,去城中是去哪里,您说个地方小的也好有底……”
锦衣卫也不接,看向马车中的宋志明。
宋志明骨节分明的大手掀开车帘一角,吩咐道:“随意转转,不必顾虑许多。”
坐在马背上的锦衣卫颔首带头走在车夫前带头,一行人在新月城中如无头苍蝇逛了起来。
宋志明这头虽在轿中端坐,耳聪目明的他却将街上的叫卖声听进耳朵中。
逛了一个时辰,他半点收获都没有,心道还是得换个法子,于是命车夫停轿。
宋志明从轿上下来,看了眼几个跟着自己的锦衣卫,个个身着红色的飞鱼服,腰上别着绣春刀。
“将自己身份写在明面上,难怪没有半点收获。”
他吩咐几个锦衣卫回到衙署,只带上小五,二人又沿着街市将新月城大致逛了一圈。
这次,宋志明终于有所发现。
街上的乞儿更多,甚至成了流民在一些小店中聚集向店家讨要吃食。
巡视的官差比平常时候要更多些,方才在轿中没听到这些声音,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官差的缘故。
“看来新月县流民已到了不容忽视觑的成都。”宋志明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