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夜宴藏锋(1 / 2)

腊月廿三的御书房比往日热闹十倍。

苏婉儿站在偏席最末,指尖摩挲着腰间玉牌。

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她却觉得后颈发凉——方才小太监传话时,方公公特意提了句“各殿掌事皆来”,如今抬眼望去,司衣局的周掌事正和司宝局的李典衣碰杯,连向来深居永巷的洒扫处老黄门都挤在角落啃蜜枣。

“苏伴读?”左侧递来一盏蜜橘酪,是司制局的小桃,“您怎的站着?这席上就属您离主位近,方才张厨子还说要给您留碗热乎的。”

苏婉儿道了谢,目光却扫过主案前那排青瓷食盒。

最中间那碗“八珍酿”正腾着白雾,琥珀色的汤汁里浮着鸽蛋大小的肉丸,香气混着肉桂与豆蔻,直往鼻尖钻——可她分明记得,张厨子前日说新岁宴要做“十香煨鹿肉”,怎的临时换了菜?

“叮——检测到异常气味,触发技能【鉴宝识玉】二级。”系统提示音刚落,她的嗅觉突然敏锐十倍。

那股甜香里裹着缕极淡的苦,像晒干的干草被火燎过,是凤尾草!

她曾在《医经辑要》里见过,此草晒干研粉混在热汤里,三刻钟内无甚异状,之后能让人昏沉如醉。

“小桃,我这两日总犯恶心。”苏婉儿扶着额踉跄半步,帕子掩住半张脸,“你替我去廊下摘两朵绿梅醒醒神?”小桃应了声跑出去,她趁机绕过屏风,正撞上方公公捧着茶盏过来。

“方公公。”她攥住对方袖角,声音压得极低,“主案那碗八珍酿有问题,混了凤尾草粉。”

方公公的茶盏“咔”地裂了条缝。

他眼尾微跳,扫了眼主案方向,反手将碎盏塞进怀里:“随我来。”两人绕到御书房后角,他掀开半幅门帘,“如何确定?”

“前日替陛下整理医书,恰好翻到凤尾草的记载。”苏婉儿将方才用帕子包的半粒肉丸递过去,“这草粉遇热才发散,此时撤换还来得及。”

方公公的喉结动了动。

他突然提高声音:“苏伴读怎的躲这儿?陛下方才还问你见着新进的绿梅没!”说着用袖口碰了碰她手背——这是今日晨起他教的暗号,示意她回席。

待苏婉儿走远,他转身踹开侧边耳房的门,正见阿福举着烛火检查食盒:“查送菜路线!御膳房到御书房这一路,谁碰过八珍酿?”

“回公公,是张厨子亲自端来的。”小太监缩着脖子,“不过半道上有个穿灰布衫的老太监说要帮忙,张厨子见他面生,还骂了两句……”

“灰布衫?”阿福的手指猛地掐进掌心。

二十年前永宁宫的杂役,穿的正是这种洗得发白的灰布衫。

他迅速解下腰间铜牌掷给小太监:“去慎刑司调二十年前的杂役档案,只说方公公要查!”

御书房内,赵顼执起酒盏的手顿了顿。

他望着主案前被撤下的八珍酿,又扫过偏席上正用银簪拨弄绿梅的苏婉儿——那姑娘自方才起便垂着眼,连李典衣递来的蜜饯都只推说“近日口淡”。

“陛下,新菜换好了。”方公公俯身低语,“是冬笋煨鸭,张厨子说最养人。”

赵顼嗯了声,目光却没从苏婉儿身上移开。

她今日穿了月白襦裙,额间一点朱砂被烛火映得发亮,倒像他昨日在《宗女谱》里翻到的旧画像——先皇后胞妹“明珠”,幼时最爱的便是月白衫子。

酒过三巡,殿外突然传来“扑通”一声。

赵顼放下酒盏,目光冷得像腊月的雪。

苏婉儿正垂眸用银簪拨弄绿梅,那声闷响撞得她指尖一颤。

抬眼时正见廊下一个青衫小太监直挺挺栽倒在地,额角撞在汉白玉阶上,血珠顺着台阶往下淌,在青砖上洇出朵暗红的花。

“有刺客!”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司宝局的李典衣撞翻了酒盏,琥珀色的酒液泼在月白裙上;司衣局的周掌事踉跄着扶住案几,发间珠钗叮当乱响;连向来沉稳的张厨子都攥着汤勺后退半步,浑浊的目光扫过主案的食盒。

赵顼放下酒盏的动作慢得像是刻进时光里。

他垂眸望着掌心的酒液,指节捏得泛白,再抬眼时目光冷得像腊月的雪:“果然有人胆敢在此动手。”话音未落,方公公已带着四名带刀侍卫冲进殿内,门栓“咔嗒”落锁,檐角铜铃被寒风撞得乱响。

“传太医院!”赵顼的声音像淬了冰,“先救那小太监。其余人等,一概不许离殿。阿福,带两个人查御书房前后门的守夜记录,方公公去审守殿的黄门——谁放了人进来?”

苏婉儿退到廊柱后,指甲掐进掌心。

方才那小太监倒下时,她分明看见他脖颈处泛着青灰,与方才“八珍酿”里的凤尾草症状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