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着两个小辫儿的沈明月怀里揣着一本故事书,蹬蹬蹬蹬跑来云鹤居找她。
“明月,你慢点跑。”
沈丹清为沈明月擦擦小脸上的汗,还递给她一盘陈妈妈新做的糕点。
向来贪吃的沈明月竟直接忽视了糕点,直将那本故事书递给她。
“四姐姐!给你看这个!这是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抢回来的!可好看了!”
“什么东西啊,叫你宝贝成这样?”
沈丹清垂眸一瞧,“轰”的一下愣住了。
因为,故事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甄氏女逸事录”六个大字。
不会吧?
这不会是她写给新阳公主的手稿吧?
沈丹清赶紧拿起来翻了几页,熟悉的文字、熟悉的故事、熟练的遣词造句,她整个人彻底懵了。
这、这……
“怎么了?出事了?”
本在书房看书的顾重渊见她神情骤变,立刻过来问她。
沈丹清拿着那本话本子,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这时——
“四姑娘!”
康妈妈火急火燎跑了进来,“四姑娘快同老奴去一趟前厅吧,新阳公主派人来接你入宫了。”
沈丹清意识到新阳公主要见自己,应该和那本《甄氏女逸事录》有关,她点头应下,“好,我换件衣服就来。”
顾重渊:“……”
耀眼璀璨的宝石又要离开云鹤居,去到更广阔的地方,他的心情莫名烦闷几分。
来接她的,是大宫女虹霓。
足见新阳公主对沈丹清有多重视了。
到了清凉殿后,沈丹清发现殿内除了新阳公主,还有另外一个人。
五殿下,赵晏。
赵晏手里也拿着一本《甄氏女逸事录》,只是瞧着样子和沈明月买回来的不一样。
赵晏也不卖关子。
他好看的狐狸眼微微眯着,将书递给她。
“本来,那天晚上就该把这本书给你的。现在也不迟。这是我让书局用你写下的手稿特地装订而成的原书。”
她一笔一画皆是心血。
就该这样好好保存下来,才不算浪费。
沈丹清接过书,翻了几下,惊讶发现,她用寻常宣纸写成手稿,不仅被压得齐齐整整,如新的一般。
宣纸上面还用浅金色的颜料,排布规整地绘上了一只只大雁暗纹,叫那些再普通不过的手稿变得像特制的书页一般。
而用来做封面的,也不是寻常的材料,而是加厚的蜀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格外华贵的质感。
一看就是花了大心思才制成的。
“如何?沈姑娘可还满意?”赵晏笑着问她。
沈丹清将原书捧在手里,连连点头,“五殿下,臣女很喜欢。”
自己的成果这般被珍视,她怎么会不喜欢?
新阳公主晃着两条腿,“五哥,我就说了,她肯定会喜欢的,你刚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新阳。”
赵晏轻轻喊了一声。
新阳公主摆摆手,不是很懂他,她走过来拉沈丹清的手,脸上满是骄傲。
她说:“如今不仅京城大街小巷,人人都在争抢你写下的《甄氏女逸事录》,本公主听说就连直隶、平城那些地方,你的这本书也卖得很好呢!”
沈丹清睁大眼:“直隶?平城?”
从她一开始给新阳公主写甄氏女的故事,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怎么书都卖了那么远了?
赵晏呵呵笑了两声,“这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嘛,沈姑娘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自然引人入胜。书局这些日子光是卖这本书,都挣了好几万两银子了。喏。”
赵晏递给她一个小木匣,里面齐齐整整码着一盒银锭。
“这是沈姑娘你的。”
“不,不。”
沈丹清不敢领受,“臣女写下故事,只是为了能为公主解闷。”
“哎呀,你就拿着嘛!”
新阳公主嫌她婆婆妈妈,直接把银子塞给她,“沈丹清,你有功,这是你应得的。”
她的故事,不仅格外有趣,而且,五哥将她的故事制成书卖出去,还卖得这么好,更是一件趣事!
“对了!”
新阳公主满眼期待,“我和五哥想好了,让书商在下个月春日诗会的时候,卖几本有你签名的特别版话本子。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来争的!
“沈丹清,到时候我和五哥都会去,你也要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