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制胜的关键(2 / 2)

大军攻城时,几乎未遇抵抗便投降了。”

“打了这么多年,这次灭国之战竟出乎意料的顺利。”

王简带着笑意说道,言语间透着感慨。”再过两个月,魏国就会正式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您为何还留在这里?”

王简望着城中的景象,疑惑地问。”若处理不当,此地将成为隐患,所以我必须亲自坐镇。”

李奇凝视着城市,语气严肃。”你是担心瘟疫吧?”

王简久经战场,对此类问题早已有所预见。”大灾之后常有后患。

城中数十万百姓若不妥善处置,必将引发瘟疫。”

“因此,我们必须彻底销毁这座城池,避免灾难扩散。”

李奇点头表示同意。”你说得有理。”

王简附和道。

接着,他又笑着补充:“您的功绩堪称空前绝后,相信大王很快会有嘉奖。

诏书大概也快到了。”

“王将军同样功不可没,这次灭国之功也有您的贡献。”

李奇笑道。”这怎能与您相比。”

王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到这个……”

李奇感慨道:“若非王将军牵制魏无忌,让他无力顾及北境,我军想要突破魏国防线绝非易事。”

王简凝视着李奇,语气低沉:“魏无忌一生英明,却在最后关头犯下致命错误。

他误信庞雄,又低估了你。

他以为你是后辈,不足为惧,便将全部精力用来对付我,殊不知你的能力远超蒙武、桓漪等人。

这正是魏国未能支撑两月,更不必说等到齐楚燕联军到来的原因。”

李奇谦虚回应:“王将军言重了。”

王简神情庄重:“李奇,今日我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对你说。

我比你年长太多,见得多,看得也远。

你如今位居高位,年轻一辈中无人能及,甚至胜过我们这些老人。

然而,越是站在高处,一旦跌落,伤害就越深。”

“你的地位和权力皆源于王权。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违背王权,因为它可以轻易剥夺你的一切荣耀与权势。

如今秦国统一之势已现,大王的诸子也渐渐成年。

虽未立储,但将来必有一番争夺。

我们这些手握兵权之人,无疑是他们的目标。”

“我、蒙武、桓漪,始终秉持明哲保身的原则,从不卷入党争或公子之间的纷争。

因为一旦涉足,便会难以抽身。”

“一旦选错,整个族群都将覆灭,往日荣光也将灰飞烟灭。”

“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乃至理。”

“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奇小子,你还年轻,心性或许还不够成熟,那些公子绝不会轻易放过对你示好的机会,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争取你支持。

作为你的前辈,同时也是受过你恩惠的人,我有必要提醒你。”

“我的肺腑之言仅此而已。”

“切勿卷入 ** 争,远离党争。”

“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王简以诚挚的态度对李奇说道。

听罢,李奇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王简的话是出于善意。

的确,在任何时代,党争都会带来巨大的 ** 。

从历史来看,王简能平安终老,其家族也未受到王权打压,正是因为他们懂得明哲保身。

相比之下,蒙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们卷入党争,支持浮苏,最终被秦二世灭门,死得毫无道理,昔日功绩皆成泡影。

这些忠告旨在提醒李奇保持清醒,避免陷入权力漩涡,若非真心相交,王简绝不会多言。

但对李奇来说,他对历史走向了然于胸。

他绝不会涉足党争。

然而,对于自身势力的发展,他绝不会停滞。

他会借机壮大自己的实力,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秦始皇驾崩、秦末乱世时,这支力量将极为可怕,足以左右局势。

至于王权,李奇毫无敬畏之心。

他只敬重秦始皇,对其子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臣服。

若有人胆敢对他下手,他定毫不犹豫将其铲除。

即便秦始皇亲自出手,所谓王权之下,一切皆可取舍。

李奇绝不会向强权低头,若秦王执意对付他,李奇宁可掀起天下巨变,也绝不屈服。”多谢王将军指点。”

李奇正色回应。”你能理解便好。”

王简微笑道,“我不想看到我们大秦最出色的将领不明不白地死于同僚之手。”

话音未落。”秦王诏书到,上将军李奇接旨!”

……

“秦王诏书到,上将军李奇接旨!”

“上将军王简接旨!”

此时,亲卫营后传来一声庄重之声。

听到声音,李奇迅速回过神来,与王简目光交汇,彼此都带着几分期待。”王命已到!”

王简轻笑。”走。”

李奇同样笑着,随即从战车上下来,朝亲卫营后方走去,王简也随之同行。

不久后,禁卫军统领辛胜的身影映入两人眼中。”臣李奇,臣王简,恭迎王命!”

二人齐齐行礼。”秦王诏曰:上将军李奇率军灭魏,功勋卓着。

引黄河之水灌毁大梁,令我大秦不费一兵一卒便覆灭敌军数十万,奠定胜局,更斩杀魏无忌,处决魏王,立下赫赫战功。

现赐李奇晋升两级爵位,封为关内侯,准许组建私兵五千人。

特授予其管理李、魏、韩三地军正大权,拥有先斩后奏特权,同时赐封号‘武安君’。”

辛胜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完毕。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亲卫乃至李奇、王简都震惊不已。”掌控三晋军务,享有生杀予夺之权,先斩后奏,这是何等权力?”

“而且,上将军竟获赐封号‘武安君’?”

“这样的恩赐,实属难得。”

“武安君,这不仅是封号,更是天下武将梦寐以求的荣誉。”

“即便我大秦昔日的武安君白起,也是年过四十才获此殊荣。”

众人无不震惊地注视着李奇,眼中满是敬意。”秦始皇竟封我为武安君。”

这三个字超越了封号本身,象征着无上的荣耀。”这三个字,足以让我在百万秦军中享有至高威名。”

“秦始皇英明果断。”

即便李奇早料到自己会被提升爵位,却没料到会得到如此尊贵的称号。

获此封号后,他在军中的地位无人能敌,堪称大秦第一将。

未来统一六国之时,他便是天下第一将。

仅凭这个名号,就能震慑四方。”李奇自参军以来,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捷,得此封号,实至名归。”

王简虽感震撼,但也由衷认可。

若这封号给了蒙武或桓漪,他可能会心生不甘,因为他们同样战功赫赫。

但李奇的战绩无可争议。

从灭韩之战斩杀暴鸢、韩王初显锋芒,到火烧南阳大败李魏联军,再到守寒郸重创廉颇,奠定灭李大局。

直至如今灭三晋的最后一役,皆由李奇一手策划。

每一场战役都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人扬名立万,而这些辉煌战绩全集于一身,足以证明其卓越才能。

屡战屡胜,助大秦兼并三晋,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奇获封武安君,实至名归。”臣李奇,谢过大王。”

李奇微微躬身,语调虽低却难掩喜悦,神情庄重而沉稳。”果然不愧是奇公子,受此殊荣仍能保持这般从容,若将来秦国之事交托于你,必能再创辉煌。”

辛胜见李奇神色泰然,毫无得意之态,心中满是钦佩。

这份荣耀即便给王简等人,恐怕他们也会欣喜若狂,毕竟这是武将至高的荣誉。”上将军王简听旨。”

辛胜回过神来,将目光转向王简。”秦王诏曰:上将军王简在灭魏之战 ** 勋卓着,现赐爵一级,另有……”

辛胜朗声宣读。”臣王简,叩谢大王恩典。”

王简立即跪谢。

尽管与嬴正对李奇的厚赏相比,王简所得不过是晋了一级爵位,但此役关键在于李奇,故而战功各有千秋。”二位上将军,请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