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心存感激(1 / 2)

时间缓缓流逝。

即便过去了数日,咸阳依旧不平静,仿佛整个大秦都经历了一场剧烈动荡。

公子胡害被处决,其全家上下均受牵连。

身为百官之首的王绾主动请辞,归隐故里。

朝中多位权贵家族遭到清算。

随着时间推移,咸阳百姓渐渐得知此事乃现任太子嬴奇所为。

那些被灭门者皆因涉嫌刺杀秦王及太子,罪行昭彰,不可饶恕。

……

会稽郡。

一片静谧的密林之中。

荒野深处,密林之中,隐匿着众多持械之人,他们环顾四周,警惕万分。

似乎这里正聚集着一些心怀叵测者,暗中策划着大事。

林间深处,一座简陋的草屋内,数十人聚首,个个面露忧色。”刺杀计划失败了。”

为首的一名中年人愤然说道,“秦王嬴正和太子嬴奇都还活着。”

“李高实在无能,这样的机会居然都没把握住。”

有人低声抱怨。”不管怎么说,我们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嬴奇竟是嬴正的儿子。

如今嬴正正值壮年,秦国在他的掌控下井然有序,他一旦得志,必然追求长生之术。

那时我们便可利用他对权力的渴望从中作梗。”

“可如今有了嬴奇,形势大变。

他不仅手段更胜其父,且更为冷酷无情。

即便我们除掉嬴正,有嬴奇在,秦国依旧难乱。”

一位年轻文士接话道:“说得极是。

嬴正擅长治国,而嬴奇则精通治军。

只要有他在,百万秦军都会听命于他,秦国就不会动荡。”

“如今秦国已全面废除分封制,嬴奇更是大力推行郡县制。

这对我们的行动极为不利。

一旦郡县制普及开来,秦朝将进一步集中权力,到时我们想有所作为也将更加艰难。”

“嬴奇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如此重视郡县制。

此策若成,秦朝集权天下,他或许还会酝酿更大的图谋。”

众人纷纷附和,皆显忧虑之态。

秦王嬴正与太子嬴奇,无疑是压在他们心头的两座巨峰,令他们毫无反击之力。

由此可知,这些人是已被秦国覆灭的六国残余势力。”尽管刺杀计划未能成功……”

\"我们只是在暗中助力,并未显露真正实力。”

\"只要胡害、李高还活着,我们在咸阳便有内应。

再加上我们在故土的影响力,秦廷以暴正治世,我就不信它能长久立足。”项梁握紧拳头,愤然说道。”项将军所言极是。”有人附和。”眼下秦廷铁腕治天下,我们与其正面冲突毫无胜算。

唯有隐秘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张良沉声说道。”可如今秦谍网遍布各地,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过是昔日母国的余脉。

这些年,分散在各地的势力不断被秦谍察觉、剿灭。”一人叹息道。

众人闻言,眉心紧锁,忧虑不已。

他们的国家已亡,仅靠潜伏与旧贵族的接济苟延残喘。

随着秦推行郡县制,天下归于一统,他们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要扭转局势,只有一条路可走。”张良目光坚定,缓缓说道。”何法?\"众人齐问。”杀嬴奇。”

\"只要除掉他,局势便能豁然开朗。”张良咬牙道。

……

pS:感谢支持,求推荐票,求关注。

听闻张良之言,在场诸人心中涌起复杂情绪,既有渴望,亦有深仇大恨。

若说嬴正发动灭六国之战,那么嬴奇便是具体执行者。

在场的许多家族,甚至包括部分长辈,都在嬴奇领军攻打时陨命。

例如张良,其父便丧生于嬴奇麾下。

项梁的父亲项燕,死于王简率领的大军之中。

在那些反抗大秦的人眼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是秦国的敌人,而统领秦军的嬴奇,则是他们真正的目标。”刺杀嬴奇,说来简单。”

“但真要做起来,谈何容易?”

“嬴奇这个人和他的父亲一样,清心寡欲,冷酷无情。

他的宫殿由忠诚于他的卫队守护,身边的人也都是秦国王室精心挑选的,几乎没有漏洞可钻。”

“那该如何对付他?”

项梁严肃地问道。”叔父。”

一个年轻人应声答道,“嬴奇虽然擅长领兵打仗,但我有信心接近他。

一旦有机会,我定能取他性命。

他一死,秦王必定惊慌失措,秦国必然陷入混乱。

到时,我们各国复国便有望了。”

项羽听到这话,兴奋地站出来,对项梁说道:“叔父,您不是常说匹夫之勇难以成事吗?但我的力量世间罕有,足可敌万夫。

嬴奇虽被称为战神,或许也未必比我更强。

然而他身边高手如云,根本无法靠近。

即便如此,我仍愿一试!”

面对项羽的冲动,项梁严厉批评道:“羽儿,我已多次告诫你,单凭蛮力怎能成就大事?你的武力确实无人能及,但嬴奇身旁高手云集,根本无从下手。

你该如何杀他?”

项羽听后虽有些不满,却也不敢再多言。”诸位。”

“如今的秦国,最重视的是什么?”

“或者说,嬴正和嬴奇最在意的又是什么?”

张良环视四周,突然发问。”当然是天下安定,彻底掌控这片土地。”

“彻底消灭我们这些六国遗民。”

项梁脱口而出。”这只是其一。”

“在嬴正和嬴奇心里,更为在意的是掌握天下的民心。”

“虽然天下名义上已经统一,但实际上,各地民众并未真心归顺,反秦势力依然四处存在。

由此可见,秦朝并未赢得民心。”

“因此,我们的关键在于争取民心。”

张良冷哼一声,目光深邃,“要想动摇秦廷根基,关键在于人心。

如今秦以严苛律法治天下,若能搅乱其民心,便是制胜之道。”

“如何着手?”

众人齐刷刷望向他。

张良缓缓说道:“秦推行郡县制不过短短数月,若一年后彻底落实,秦廷只需稍作让步,便可稳住百姓之心。

届时,再要挑拨离间,便难如登天。”

作为谋士,他深知黎民百姓所求不过平安富足,而一旦秦廷施行仁正、减免赋税,对复国者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眼下,他们仅剩的筹码不过是昔日六国残留的暗线与潜在的民心动荡。

郡县制一旦稳固,秦廷集权于咸阳,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将寸步难行。

因此,唯一的机会便在于——嬴奇死,则秦必乱。”必须在此时有所动作,借助百姓之力。”

张良语气笃定。”诸位不妨设想,若百万民众蜂拥咸阳,身为监国太子的嬴奇岂能坐视不理?他必将亲临镇压或安抚。

而这,正是我们的时机。”

话音刚落,众人顿悟。”张良妙计!”

“我楚国愿倾尽全力,可调遣八百精锐刺客混入其中。”

“燕国虽不及楚强,然先王遗愿仍在,愿献五百精锐刺客助阵。”

其他各国亦纷纷响应,皆知郡县制一旦确立,昔日霸业将彻底崩塌,故无不全力以赴。”嬴奇乃嬴正倚重的储君,其亡则嬴正必暴怒,恢复严苛正令,致民心尽失,郡县制亦随之瓦解。”

“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为了复国!”

“为除暴秦,以雪深仇。”

“我辈必当全力以赴。”

“此外,咸阳潜伏的细作以及对嬴奇不满的官员,皆可联手行动。”

张良冷笑言道。

忽而有急报传来。”报!”

“来自咸阳的秘密情报!”

一名探子匆匆入屋。”什么密情?”

张良急问。”秦王嬴正已将王权交付太子嬴奇,自己退居二线。

所有生死大权、国之大事均由嬴奇决断。”

探子躬身禀报。”秦王果然胆识过人。”

“正值壮年便将权力全盘托付,他难道不怕嬴奇日后取而代之吗?”

“或许在他看来,嬴奇胜过自己,故有此决策。”

“作为开创一统天下的君主,秦王的气魄确实罕见。”

虽为敌手,亦对其有所敬佩。”诸位。”

“秦王此举,因发现秦国王后尚在世,即是嬴奇之母,她一直隐匿身份。”

“而且……”

探子欲言又止,面露迟疑。”还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