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魏国灭亡(2 / 2)

不仅如此,另外三万魏武卒在魏国名将龙贾的率领下,也正马不停蹄地赶往此处,预计三个月后就能抵达。除此之外,魏国的东西南北四军,共计十六万人,也预计在四个月后到达。

而在安邑城头,魏王魏凯亲自率领着三千名禁军,坚守着这座城池。此外,文军还有四万普通士兵和一万城防军,共同守护着这座魏国的心脏。

这位魏国新王站在高耸的城墙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城下的赵信,嘴角泛起一丝戏谑的笑容。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这位蜀国的常胜将军,心中充满了即将目睹赵信在自己精心策划的围杀中惨死的期待和兴奋。

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熏育国灭亡时,赵信所率领的武军人数多达六万余人。然而,在赵魏两国对蜀宣战后,赵信不仅与赵国的三大名将展开激战,更是遭遇了由赵将徐越率领的两万赵国精锐骑兵——赵武骑。尽管赵信最终战胜了他们,但可以想象,他手中的精锐武军士兵数量必然有所减少,估计只剩下四万左右。

相比之下,魏国的实力显然更为雄厚。不仅拥有五万足以与赵信抗衡的魏武卒,还有超过二十万的普通士兵。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发生在魏国本土,魏国军队熟悉地形,占据地利之便。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赵信此次可谓是插翅难逃。

然而,就在魏国新王暗自得意之时,赵信突然发出一声冷笑。他的笑声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仿佛是对魏国新王的嘲讽和不屑。赵信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他们绝对想不到,我有办法在瞬间将那些骨瘦如柴的民夫转化为能征善战的陷阵营士兵。”

赵信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陷阵营发动强攻,不计代价地在魏国征战的人五军赶回之前攻破安邑城。

陷阵营如猛虎般冲向安邑城,喊杀声震彻天地。城上的魏军也不甘示弱,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战斗异常惨烈,陷阵营士兵前赴后继,可安邑城城墙坚固,魏军防守严密。

就在战局胶着时,赵信突然发现城墙上一处防御出现破绽。他当机立断,亲自带领精锐冲向那里。士兵们见主帅身先士卒,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去。魏军被这突然的猛攻打得措手不及,防线出现松动。

惨烈厮杀持续了将近半个月,近百次城头拉锯战,让赵信和他的陷阵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他们攻破了魏国国都安邑城,但胜利的喜悦却被无尽的悲壮所掩盖。

魏王魏凯在城破之际,悲壮地战死,他死前的呼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不是真的,怎么还有如此多的精锐士兵!”他的死,让整个魏国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文军将领西门豹率领的魏武卒全部被斩杀,他的亲卫也在陷阵营的围杀下纷纷倒下。西门豹仰天长啸:“非战之罪啊!此乃天命!”然后自刎而死,他的死,让人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奈和残酷。

三日后,城中的魏兵、文武百官及宗室子弟被清除干净,赵信深知与魏国五军交战时,他们可能会捣乱,所以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然而,这一行动也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难受。

赵信占领安邑城后,陷阵营士兵仅剩 2.9 万人,他立即在剩余的 7.8 万人民夫中征招 4.6 万人,才勉强将武军满编 7.5 万士兵。看着那些新征招的士兵,赵信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赵信下令陷阵营士兵狂欢一个月,他知道此战后,陷阵营的士兵会死好多人。他希望在死前,让他们吃好玩好,也算缓解下心中的良心。然而,狂欢的背后,是无尽的痛苦和难受,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他们的生命可能随时会结束。

在这个悲壮的时刻,赵信默默地站在城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知道,他必须坚持下去,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