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的晨雾中,新落成的蒸汽工坊传来规律的轰鸣声,林远握着发烫的铜质阀门,看着改良后的卧式蒸汽机带动飞轮平稳旋转。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调试,这台以铸铁为骨架、黄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装置,终于能持续运转十二个时辰以上。但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机器上——码头上,工匠们正将蒸汽机吊装上特制的货船,船体吃水线因设备重量下沉三寸,预示着海运史即将迎来变革。
\"掌柜,葡萄牙商团申请参观蒸汽工坊。\"苏婉娘递来拜帖时压低声音,\"暗影小组发现他们随行带着三名铸炮匠。\"林远冷笑一声,将拜帖投入火盆:\"告诉他们,工坊正在检修。把三号仓库的假图纸准备好——要让他们看得懂,又用不得。\"他深知,蒸汽机尚未成熟便已成为众矢之的,每一次技术展示都可能成为泄密的缺口。
首艘蒸汽货轮\"启元号\"的试航定在辰时。不同于传统帆船的高大桅杆,这艘船主甲板中央矗立着烟囱,船尾的螺旋桨被防水挡板覆盖。当林远转动启动阀,蒸汽顺着铸铁管道涌入气缸,螺旋桨搅动海水发出低沉的轰鸣,围观的水手们惊得倒退三步——没有风帆,船只竟能自行破浪前行。
\"航速比风帆船快三成!\"算术师举着沙漏大喊,\"但耗煤量超出预计两成!\"林远望着甲板上堆积如山的煤块,眉头紧锁。他早料到燃煤效率会成为短板,却没想到差距如此之大。更糟的是,试航途中管道接口两次出现蒸汽泄漏,虽未影响航行,却暴露出密封技术的缺陷。
当夜,物流监查司的会议室内,铜制地球仪被烛光照得发烫。林远用炭笔在海图上圈出三个红点:\"马六甲、长崎、吕宋,这三处的葡萄牙据点都在增建蒸汽工坊。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蒸汽货轮的量产,否则...\"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爆炸声,火光照亮了工坊方向的天空。
众人赶到时,三号仓库已成火海。救火的漕帮弟子从废墟中拖出昏迷的守卫,那人怀中还死死抱着一捆图纸。林远展开烧焦的边角,发现正是故意泄露的假设计图,心中稍安。但暗影小组随后带来的消息让他脊背发凉——葡萄牙人在袭击中劫走了一名曾参与蒸汽机组装的学徒。
\"他们要的不是图纸,是活口。\"林远捏碎手中的茶盏,瓷片划破掌心却浑然不觉,\"启动应急预案,将所有核心工匠转移至隐蔽工坊,给每台蒸汽机加装自毁装置——若遇不测,立即炸毁。\"他深知,蒸汽机的核心机密不仅在于结构,更在于调试参数和维护工艺,一旦泄露,大明将失去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