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核制度全面运行,表面上的冲突渐渐平息,可暗流仍在涌动。押运队伍里,一些镖师为了争分数,开始单打独斗,全然不顾团队协作。有一次,一支押运丝绸的队伍遭遇小股马贼,两个镖师为了抢\"击退敌人\"的功劳,擅自脱离队伍追击,结果中了埋伏,要不是队长及时支援,差点全军覆没。
林远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问题,立刻对考核标准进行调整。他增设了\"团队协作分\",明确规定:在押运任务中,擅自行动导致同伴受伤或货物受损的,不仅不得分,还要倒扣双倍分数。同时,他在演武堂开设\"沙盘推演课\",用泥巴和小旗模拟各种押运场景,让镖师们在实战演练中体会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另一边,账房老周也遇到了新难题。考核分数出来后,总有伙计质疑打分不公。有人说押运途中的突发情况没有被充分考虑,有人觉得分拣区的速度标准定得太高。老周被吵得焦头烂额,只好向林远求助。林远大手一挥:\"设立申诉箱!但凡对分数有异议的,写纸条投进去,考核委员会三日内必须给答复!\"
改进:磨合与蜕变
经过两个月的磕磕绊绊,林远带领团队对考核制度进行了三次大修改。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不同岗位设置了\"弹性指标\"。比如押运长途镖的镖师,货物安全率的权重更高;而中转站的装卸工,工作效率和货物保护则同等重要。
为了让考核更加透明,林远还想出了一个妙招——制作\"流动积分榜\"。他让人打造了一块巨大的木板,挂在镖局最热闹的饭堂里。每天傍晚,各岗位的分数都会被更新上去,分数高的用红笔标注,分数低的则用黑笔。伙计们吃饭时,一眼就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排名。这一招效果显着,大家的竞争意识被彻底激发,就连后厨的同伴都在比拼谁做饭又快又好。
在改进制度的同时,林远也没忘记给伙计们\"加油鼓劲\"。他设立了\"进步奖\",专门奖励那些分数提升明显的人;还组织了\"经验分享会\",让表现优秀的伙计上台传授心得。有一次,一个曾经垫底的分拣员在分享会上说:\"我以前觉得自己笨,比不上别人。但跟着老张学了他的分拣窍门,又多练了几天,没想到真的进步了!\"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伙计都红了眼眶。
成功:辉煌与新生
三个月后,当一支满载官窑瓷器的车队以零损耗抵达京城时,整个镖局都沸腾了。礼部侍郎亲自题了\"天下第一镖\"的匾额,敲锣打鼓送到扬州。林远站在镖局新落成的演武堂前,看着伙计们热火朝天地演练新战术,心中满是感慨。
如今的天元镖局,早已脱胎换骨。货物损毁率从试点前的15%降到了2%,运输效率提升了近两倍。更让林远欣慰的是,伙计们之间的氛围变了。押运时,镖师们会互相检查装备,遇到危险时配合得天衣无缝;中转站里,老员工主动带新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徽商那边听闻天元镖局的成功,再次试图模仿,却依然不得要领。他们只照搬了考核的形式,却没有林远这般不断改进、注重人文关怀的魄力。而天元镖局的伙计们,提起现在的生活,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在这儿干,有奔头!只要肯努力,银子、地位,啥都有!\"
看着蒸蒸日上的镖局,林远知道,这场管理变革只是开始。他的目光投向远方,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建立天元商学院,培养精通物流、商战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完善情报网络,让镖局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都将从这套小小的绩效考核制度开始,书写属于天元镖局,也属于大明商业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