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土豆红薯震金銮,君臣共品屁声喧(1 / 2)

松江府的港口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当那艘悬挂着明黄龙旗、船首金龙的游舫,在九匹踏空天马的牵引下(徐鑫归心似箭,直接御辇飞回来了),缓缓降落在码头时,整个港口都沸腾了!

“恭迎总督四海逍遥使真君仙驾凯旋!”

“真君仙福永享,功盖寰宇!”

山呼海啸般的恭迎声中,徐鑫紫袍玉冕,手持旌节,腰悬紫金符,施施然走下舷梯。身后跟着一脸“终于回来了”表情的徐妙锦,以及小心翼翼抬着几大筐用湿润沙土覆盖、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土疙瘩”的沈家伙计。

早已等候多时的松江知府周文泰,以及闻讯赶来的江南布政使等一干大员,激动得胡子都在抖。他们可是接到了八百里加急密报——真君寻得亩产数十石的神种归来了!

“真君!一路辛苦!”周文泰几乎是扑上来行礼,目光热切地扫过那些土筐,“这…这便是那‘金玉黍’神种?”

“正是。”徐鑫矜持地点点头,随手掀开一个筐上的油布,露出里面黄褐色、坑坑洼洼的土豆,“此物名‘土豆’,耐寒耐旱,不挑地力,亩产…嗯,保守估计,二三十石不在话下。” 他故意少说了点,怕吓着这些没见过世面的。

嘶——!

尽管有心理准备,周围还是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二三十石?!江南最好的水田,精耕细作,一季稻谷也不过三四石!这土疙瘩…真乃神物!

“快!快备好快马!不!备好八百里加急的飞鸽和信使!护送神种入京!禀报陛下!”江南布政使激动得语无伦次。

“不急。”徐鑫摆摆手,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神种既得,当先敬献陛下。不过嘛…入京之前,贫道还需带点‘土特产’,让陛下和朝中诸公,先…尝尝鲜。”

他指了指另外几个筐:“这里面是‘红玉薯’,也是一种高产神种,烤熟后香甜软糯,别有一番风味。还有南洋带回的顶级香料…一并带上。贫道要亲自下厨…哦不,是亲自指导御厨,为陛下和诸公,献上一桌‘神种宴’!”

众人:“……” 真君要…亲自指导御厨?用这土疙瘩?这画风…怎么有点不对?

---

应天,紫禁城,奉天殿。

气氛庄严肃穆…且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泥土和烤焦香气的…怪味。

朱元璋高坐龙椅,脸色古怪,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严。下方,太子朱标、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六部尚书等一干重臣,分列两旁,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却都像便秘了三天。

原因无他。

大殿中央,临时架起了几个红泥小火炉。几个御膳房手艺最好、此刻却满头大汗、手足无措的御厨,正按照逍遥真君徐守拙的“仙家指导”,忙活着。

一个炉子上,堆着些黑乎乎、圆滚滚、表皮炸裂的“土疙瘩”(烤土豆)。

另一个炉子上,则烤着些表皮焦黑、内里流着蜜糖般汁液的紫红色块茎(烤红薯)。

还有几个小炉子,在徐鑫的亲自监督下,“滋滋”地煎着被切成薄片、撒了南洋胡椒和珍贵细盐的…“土疙瘩片”(煎土豆片)!

浓郁的、从未闻过的淀粉焦香混合着烤红薯的甜腻,以及胡椒的辛辣,顽强地冲击着奉天殿千百年来积累的龙涎香气和庄重氛围。

徐鑫一身仙气飘飘的紫金道袍,与这烟火气十足的“御膳现场”格格不入。他却毫不在意,手里拿着一个刚出炉、烫得他龇牙咧嘴的烤红薯,一边吹气一边对朱元璋道:

“陛下请看!此乃‘红玉薯’!烤熟之后,剥开焦皮,内里金黄软糯,甘甜如蜜!更兼饱腹感极强,实乃行军打仗、赈济灾民之无上佳品!” 他说着,很没形象地“吸溜”一口,烫得直哈气,手上嘴上沾满了焦黑的皮屑和金黄的红薯肉。

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看着徐鑫那副“街头小贩推销烤地瓜”的模样,再想想他之前御剑飞行、言出法随的仙人形象…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咳咳…真君辛苦了。”朱元璋努力让自己的目光从徐鑫沾着黑灰的嘴角移开,“这‘神种’…果真如真君所言,如此神奇?”

“千真万确!”徐鑫三两口把剩下的烤红薯塞进嘴里,烫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含混不清地说,“陛下…您…您尝尝!还有这土豆…烤着吃,软糯!煎着吃,焦香酥脆!煮着吃…呃,煮着吃像芋头!总之,浑身是宝!您快尝尝!”

在徐鑫热切(且带着点恶趣味)的目光注视下,朱元璋无奈地对王德福使了个眼色。王德福小心翼翼地从烤炉里夹出一个稍小的、烤得还算均匀的土豆,剥掉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淡黄色的、冒着热气的薯肉,用银盘盛了,呈到御前。

朱元璋拿起银筷,夹起一小块,犹豫了一下,放入口中。

瞬间,一股朴实无华却又温暖扎实的淀粉香气在口中弥漫开来,口感粉糯微甜,带着炭火独特的焦香。

“嗯?”朱元璋龙目微睁,有些意外。这味道…虽不奢华,却异常实在!比他想象中好吃多了!他又夹起一块徐妙锦刚呈上来的、煎得金黄酥脆、撒着细盐和胡椒的土豆片。

咔嚓!

酥脆的外壳破裂,内里是软糯的土豆泥,咸香微辣,竟十分可口!

“众卿…也尝尝!”朱元璋心情大好,示意王德福将烤土豆和煎土豆片分发给殿中重臣。

于是,奉天殿内出现了大明开国以来最诡异的一幕:

满朝朱紫,国之栋梁,人手一个或烤得黢黑、或煎得金黄的“土疙瘩”,吃得小心翼翼,表情各异。

徐达豪迈,一口咬掉半个烤土豆,烫得直瞪眼,却连连点头:“嗯!扎实!管饱!是好东西!”

汤和谨慎,小口品尝着煎土豆片,老眼放光:“妙!此物煎炸之后,竟有如此风味!佐酒绝佳!”

户部尚书吃得斯文,却对那软糯的口感和饱腹感赞不绝口:“陛下!此物若真如真君所言,耐寒耐旱不挑地,亩产数十石…实乃我大明百姓之福!国库之幸啊!”

工部尚书则拿着一个烤红薯,研究着那流蜜的糖心,啧啧称奇:“这‘红玉薯’…竟能烤出蜜糖?不可思议!”

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咔嚓咔嚓”的咀嚼声和含糊不清的赞叹声。严肃的朝堂,俨然变成了农家乐品鉴会。

徐鑫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深藏功与名。他拿起一个烤得最好的红薯,剥开焦皮,露出里面金红流蜜的薯肉,递给旁边早就馋得咽口水的徐妙锦:“喏,尝尝,比南洋的果子甜多了!”

徐妙锦早就忍不住了,接过就咬了一大口,烫得“嘶嘶”吸气,却眉开眼笑:“唔!好甜!好软!比糖还甜!” 她也顾不上形象了,吃得满手满脸都是蜜汁。

【叮!成功举办“神种品尝大会”,初步确立土豆、红薯在大明统治阶层的认知和接受度!】

【获得称号:“美食推广大使”(小幅提升新作物推广成功率)!功德值+5000点!】

【朱元璋好感度+10(觉得你这神仙接地气)!徐妙锦好感度+20(吃货的满足)!】

就在君臣“食”欢,气氛一片祥和(且怪异)之际…

异变突起!

“咕噜噜…咕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