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烽烟视警(1 / 2)

第七十四个绳结的粗粝,浸透了石矛方阵训练场上飞扬的尘土与汗水的咸腥,也凝固了草叶那如同铁石般冷酷的号令声。三天!整整三天如同在熔炉中淬炼!沟壑内这仅存的二十几个战士,在饥饿、伤痛和草叶毫不留情的鞭策下,终于将那散乱的步伐与矛尖,勉强拧成了一股带着死亡气息的、粗粝的绳。石矛方阵的雏形,在血汗与纪律的铁砧上,被砸出了冰冷的轮廓。

但这份用残酷换来的力量,依旧脆弱得如同风中的蛛网。方阵需要空间展开,需要时间推进。而穴熊部落,绝不会给他们从容布阵的机会!攻城塔日夜赶工的敲击声,如同催命的鼓点,隔着荒野隐隐传来。穴熊酋长“碎颅”的报复,随时可能如同火山般爆发!如何提前预警?如何在穴熊大军离开营地、扑向沟壑的漫长路途上,为鹰部落赢得那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沟壑内的警戒哨,只能看到沟壑边缘,视野极其有限。等看到穴熊战士的矛尖,一切都晚了!

无形的焦虑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着每一个人的心脏。负责在沟壑最高点鹰喙崖顶警戒的战士“山鹰”,更是心急如焚。他徒劳地瞪大眼睛,试图穿透荒野的黑暗和黎明时分的薄雾,捕捉穴熊营地方向的任何异动。但距离太远,地形起伏,草木遮掩,他看到的只有一片死寂的荒原。穴熊人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巨兽,随时可能扑出,而他却是个瞎子!

“草叶姐!不行!根本看不清!”山鹰又一次滑下陡峭的崖壁,脸上写满了挫败和恐惧,“等看到他们…就来不及了!”

草叶站在篝火旁,眉头紧锁。秦霄关于“烽烟”的意念碎片在她脑海中翻腾,充满了急迫,但细节却模糊不清:

“…目…力…难…及…须…借…天…光…”

(目力难及,须借天光…)

“…高…处…燃…烟…浓…黑…为…警…”

(高处燃烟,浓黑为警…)

“…烟…柱…升…腾…数…里…可…见…”

(烟柱升腾,数里可见…)

“…燃…物…需…湿…柴…草…叶…生…浓…烟…”

(燃物需湿柴草叶,生浓烟…)

“…防…风…向…变…化…误…传…”

(防风向变化误传…)

“…多…点…联…动…方…可…定…位…”

(多点联动,方可定位…)

高处?燃烟?浓黑烟柱?湿柴草叶?多点联动?

草叶的目光猛地投向高耸的鹰喙崖顶!那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视线豁然开朗!如果在那里点燃浓烟…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疑问:仅凭鹰喙崖顶一处燃烟,能准确传达信息吗?万一风向不对,烟被吹偏?或者穴熊人也看到浓烟,反而暴露了鹰喙崖的位置?秦霄意念中那“多点联动”又是什么意思?

“石猴!山鹰!跟我上崖顶!”草叶当机立断,必须实地验证!

鹰喙崖顶,寒风凛冽,视野果然开阔。荒原如同巨大的沙盘铺展在脚下,穴熊部落营地的方位清晰可辨(虽然细节模糊),几条通往沟壑的主要路径也依稀可辨。草叶的心跳加速。这里,就是点燃“烽火”的绝佳之地!

“收集湿柴!枯草!越多越好!要能烧出浓烟的!”草叶下令。

石猴和山鹰立刻行动。暴雨过后,崖顶低洼处和岩石缝隙里,堆积着不少被雨水打湿、半腐烂的枯枝败叶,以及一些生长在崖缝中、叶片肥厚多汁的耐寒野草。这些都是制造浓烟的绝佳材料!很快,一堆混杂着湿木、枯草和青绿野草的燃料堆在了崖顶中央。

草叶用燧石点燃干燥的火绒,小心翼翼地引燃了这堆湿柴。火焰艰难地舔舐着潮湿的燃料,发出滋滋的声响,冒出大量呛人的白色水汽。过了好一会儿,随着内部温度升高,一股股灰白色的烟雾才开始缓慢升腾。

“烟!有烟了!”山鹰兴奋地喊道。

草叶却眉头紧锁。这烟太淡!太散!升不高!在明亮的日光下,几乎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稍远一点就难以分辨!而且,烟柱歪歪扭扭,被崖顶的乱风吹得四处飘散,根本形成不了一根笔直、醒目的信号柱!

“不行!”草叶的声音带着焦灼,“太淡!太乱!风一吹就散!根本起不到示警作用!要更浓!更黑!要能冲上天的烟柱!”

秦霄意念中“湿柴草叶生浓烟”的关键词在脑海中闪烁。湿柴有了,草叶…草叶?她猛地看向石猴和山鹰收集来的那些青绿野草。其中一种叶片宽大肥厚、边缘带细锯齿的野草(类似芭蕉叶?),被火焰舔舐时,释放出大量浓密的黑烟,气味刺鼻!

“快!多找这种厚叶子草!”草叶指着那种野草,“还有!找些半湿的苔藓!烂木头!能闷烧冒烟的东西!”

三人再次分头寻找。很快,更多的厚叶野草、饱含水分的苔藓团块、以及一些腐朽发黑的湿木块被堆了上来。草叶将这些材料一层层覆盖在燃烧的湿柴堆上,并不时用长木棍翻动,压制明火,促进闷烧。

奇迹发生了!

随着大量富含油脂和水分的青绿植物和湿腐木被投入,火焰被压制,但闷烧产生的烟雾骤然变得浓烈、粘稠、漆黑如墨!如同一条狰狞的黑龙,挣扎着、翻滚着从燃料堆中冲天而起!在崖顶相对稳定的气流(高空风)带动下,这条黑龙顽强地突破低空的乱流,笔直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浓黑的烟柱在旷野的背景中,形成了一道触目惊心、数里之外清晰可见的死亡标记!

“成了!黑烟!好大的黑烟!”石猴激动得跳了起来。

草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死死盯着那道冲天而起的黑烟柱。成功了!烽烟点燃了!但…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这烽烟,只有鹰喙崖顶一处。如果穴熊人从其他方向进攻呢?比如,绕过鹰喙崖的视线范围,从北面或者南面的缓坡偷袭?或者,穴熊人故意点燃其他地方的烟雾迷惑他们?

秦霄意念中那“多点联动”四个字,如同闪电劈开迷雾!一处烽烟,只能指示一个大致方向!无法精确定位!无法判断规模!需要更多的烽火台!形成一个预警网络!

“石猴!山鹰!立刻分头!去找!”草叶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沿着沟壑外围!找其他制高点!不需要像鹰喙崖这么高!但要能看到鹰喙崖的烽烟!也能看到荒野不同方向!找到后,立刻清理出一小块地方,堆好湿柴和那种厚叶子草!等我的信号!”

石猴和山鹰如同离弦之箭,朝着沟壑南北两个方向狂奔而去。

草叶则留在崖顶,一边维持着烽烟的燃烧(不断添加湿柴和青草,保持浓烟不散),一边紧张地眺望着荒原。时间在浓烟的升腾中缓慢流逝。终于,在沟壑东北方向大约一里外,一座相对低矮但位置突出的风化岩丘顶上,一道细细的、灰白色的烟柱,怯生生地升了起来!是石猴的信号!他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并点燃了试验性的小火堆!

紧接着,在沟壑西南方向差不多距离的另一处石林高地顶端,另一道灰白色的烟柱也升了起来!是山鹰!

草叶心中狂喜!三点!三个烽火台!初步的预警三角网络形成了!她立刻让崖顶的烽烟燃烧得更加猛烈,黑烟滚滚,持续了大约半袋烟的功夫,然后才渐渐减弱,只维持微弱的余烬。

她在等待。

很快,东北岩丘和西南石林高地上的灰白烟柱也相继减弱、熄灭。石猴和山鹰显然明白了草叶的意图——看到鹰喙崖主烽烟燃起又减弱,意味着测试结束,他们也熄灭了火堆。

第一步通讯测试,成功!

但这只是开始。烽烟传递信息,需要一套简单、明确、不易误解的“语言”。

草叶召集石猴、山鹰以及另外几个头脑相对灵活的战士(包括眼睛受伤但听力尚佳的鹿角),在鹰喙崖顶紧急商议。

* **主信号(鹰喙崖):** 黑烟持续升腾 = 发现穴熊主力大规模离开营地!危险迫近!全员备战!

* **方向信号(次级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