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正准备部署作战计划时,传令兵急匆匆地报告,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已率军主动进攻,左贤王刘豹的大将山鲁奇带领先锋部队前来挑战。
岳飞听后十分兴奋,迅速确认情报无误。
他暗自感慨,这正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随即,岳飞下令全体将士整装待发。
双方很快在营外布阵对峙。
山鲁奇高声质问岳飞的身份,岳飞坦然回应。
山鲁奇自称左贤王麾下的将领,轻蔑地要求岳飞投降。
尽管岳飞心中不屑,但他并未多言,而是专注于战场策略。
战斗即将展开,胜负尚难预料。
岳飞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展现自信。
当他准备亲自迎战时,杨再兴和高宠等将领纷纷劝阻。
“岳帅,这种小角色不值得您亲自动手。”
“是啊,岳帅,交给我们就行,保证擒住他!”
面对众将的劝说,岳飞摇摇头:“感谢各位的好意,但我并非弱者,虽武艺普通,但对付此人绰绰有余。”
见众将仍欲劝阻,岳飞语气转为严肃:“无需多言,我亲自出马,这是命令!”
众将明白岳飞的实力,虽未达顶尖,但超一流的水准足够应对对方的一流武将。
而山鲁奇的真正实力也被众人看穿,不过是普通的一流武将。
岳飞对此类对手毫无压力,众将起初想上前是因为手痒,但主帅下令后只能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南匈奴作为人口仅百万的小族,能出现一位一流武将已属不易,众将自然不舍放弃。
然而主帅坚持亲征,他们也只能无奈接受。
岳飞此举并非因愤怒或冲动,而是出于战略考量,这种拙劣的激将法显然无法影响他的决策。
岳飞亲征的目的,一是为鼓舞士气。
作为主帅,其影响力远超普通将领,亲自获胜更能激发军队斗志。
再者,岳飞深知对手实力远逊于己,此战必胜无疑,因此主动出击。
若对方实力相当或更强,则难以速胜,士气目标便无法达成。
岳飞行事谨慎,绝非意气用事之人,他已权衡利弊后作出决策。
另一边,山鲁奇见岳飞因几句挑衅而出战,心中窃喜。
他认为岳飞不堪一击,西凉王重用此人实属失策。
山鲁奇甚至对岳飞与林枫冷嘲热讽,坚信自己能轻松制胜。
他自负曾与吕布交手多时,怎会输于岳飞?然而,结局或许令他始料未及……
山鲁奇见岳飞因激怒而现身,心中颇为自得。
随即策马挥斧,直奔岳飞而去。
后方的呼厨泉见状,不禁喜形于色:“诸位瞧瞧,这岳飞不过如此。
稍加挑衅便按捺不住出手,这样的人居然能成为三军统帅,可见西凉王何等昏庸。
更荒唐的是,先父在世时竟被此人吓得不敢越雷池一步。
若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大举南侵,奴役汉人、掠夺财物。”
听到这话,周围部落首领心中不安。
这样议论亡父实在不妥,即便匈奴人习俗粗犷,对孝道却也有基本认知。
单于当众指责先父,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呼厨泉并未察觉异样,见众人沉默,以为己言有理,愈发自负:“看来这单于之位本该由我继承。
若我早登大位,或许并州早已归我所有,西凉王也难逃败局。
现在虽迟了些,但尚有机会。
看我如何借今日之战扬名立万!”
众人无言,心中却满是忧虑。
这般言行,实在令人咋舌。
南匈奴单于轻视西凉王,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战胜对方。
然而,这种自信让众人感到不解,因为南匈奴并非强大的势力,面对鲜卑和乌桓都显得弱势。
左贤王刘豹也加入讨论,表现出同样狂妄的态度,甚至提出先消灭岳飞,再进攻西凉王的地盘。
他们的计划让其他部落首领无奈至极。
与此同时,山鲁奇向岳飞挑衅,自称天下第二武将。
岳飞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其自大无理。
山鲁奇之所以如此自信,源于他自比吕布,认为差距不大,因此认为自己理应位居第二。
岳飞并未理会山鲁奇,毕竟对方已是强弩之末,与其计较实属多余。
山鲁奇见岳飞沉默不语,误以为是对方胆怯,愈发得意,满脸傲慢。
当双方错马而过时,山鲁奇怒吼一声:“小子,纳命来!”
话音未落,他挥起大斧,全力劈向岳飞。
岳飞从容以沥泉神枪化解攻势,顺势反击,枪尖直指山鲁奇要害。
“噗”
的一声,枪贯敌身,鲜血四溅。
山鲁奇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直至最后一刻,依然无法接受败亡的事实。
岳飞迅速收回长枪,枪花轻舞,似在驱散血迹。
山鲁奇则由坐骑拖行一段后,僵直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