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当百姓发现吴军战船逼近时,立即通知魏军。得知魏军欲撤退时,他们并无异议,反而为魏军担忧。
魏军在此地的时间虽短,但与百姓的关系远胜过吴军。造船工人与魏军士兵齐心协力,而吴军士兵仅是监工,效率低下还会被责备。
这种巨大差异,怎能不让朴实的百姓失望?
在吴国统治下,浔漓城百姓生活艰难,大多勉强糊口,为赋税疲于奔命,所得报酬寥寥。一年辛苦下来,可用于自身生活的钱少之又少。
此次魏军带来的一大车工钱,无疑是惊人的意外收获。曾管事正带领多人清点这笔巨款。
曾管事和几名下属花了些时间仔细核查账目,两刻钟后,他们面前摆放着一排装满工钱的箱子。曾管事几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是我这辈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多工钱。”身后一名下属兴奋地说道。
“可不是嘛!”另一人附和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曾管事望着这些沉甸甸的箱子,嘴角带着笑意。虽然他过去见过大笔款项,但那都是造船厂收到的预付款,是用来购买材料的。而如今这些钱,是给他们自己的报酬。
造船厂人数众多,即便平分下来,每人所得也颇为可观。经过核算,曾管事宣布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万工钱。
“曾管事,这么多工钱分给我们每个人多少?”有人满怀期待地问。
顿时,周围几双眼睛齐刷刷投向曾管事,满是期待。
曾管事感受到了众人炙热的眼神,笑道:“每人刚好能分到一万工钱。”
听到这话,几人忍不住欢呼雀跃。“一万工钱啊!”“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曾管事静静地看着他们,没有多言。对这些人来说,这笔钱相当于他们多年辛苦劳作的回报。
“曾管事,我们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人!”几人商量后决定将此事告知仍在工作的工友。
“去吧!”曾管事点头,“不过记得提醒大家小心保管,别刚领到手就出了意外。”
“明白!曾管事放心,我们这就去了。”
几人立刻奔向正在忙碌的工友们。当这个消息传开时,造船厂瞬间沸腾起来。
造船厂里,工人们得知每人将分得一万工钱时,无不欢欣雀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曾管事的目光早已锁定此处,他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分。对这些普通人来说,这一万工钱绝非易事,足以支撑他们辛苦劳作数月。
郭嘉与庞统处理完军营事务后,立即赶往造船厂。甫一到达,便听见工人们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两人面露疑惑,随即走近曾管事,庞统急切问道:“曾管事,发生了何事?为何大家都如此激动?”
曾管事正沉浸在喜悦中,未曾察觉郭嘉与庞统的到来。听闻庞统发问,才意识到二人已站在身旁。他慌忙施礼,试图掩饰内心的狂喜,却难以平复情绪。
“曾管事,不必拘礼,请直说便是。”庞统催促道。
曾管事深吸一口气,勉强稳住心情,展颜笑道:“多谢陛下恩典,在下特来致谢。”
郭嘉与庞统愈发不解,齐声追问:“曾管事,您这是何意?”
曾管事激动地解释道:“此次陛下赐下的工钱……实在令人惊喜。每人皆可领取整整一万钱。”
“一万钱啊!”他反复强调,眼中闪烁着泪花。郭嘉与庞统听罢,不禁目瞪口呆。
1940年
另一原因在于,曾管事提及造船厂每位工人皆可分得一万钱,此数额令他震惊。
尽管郭嘉曾提过薪酬之事,也期待曹晚能增加些许报酬,但他未曾料到竟有如此丰厚。
然而,显而易见,曹晚此举无疑提升了他在浔漓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对普通百姓而言,攒下这一万钱或许需耗费一生精力。扣除日常开支,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此数。
如今这笔钱就这样直接发放至他们手中,习惯了艰苦生活的百姓怎能不欣喜若狂?
知晓原委后,郭嘉与庞统相视一笑,郭嘉随即说道:“只要大家勤勉工作,陛下定会厚待众人。”
郭嘉的话语让曾管事深信不疑。
近来与魏军将士相处,可见魏国对下属亦是关怀备至。
战场上,魏军将士英勇无畏、冷酷无情;生活里,他们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平民。
不仅与浔漓城百姓齐心造船,还能谈笑风生,若非知情者,恐会误以为他们是本地居民。
和谐共处的氛围总让人感觉这些人本就是此地的居民。
参与造船的魏军士兵除气质独特外,衣着与其他工人无异,从其他方面难以分辨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