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雪下得急了。陈五退到殿外时,看见周显和拓跋拔站在廊下。周显的胡子上沾着雪,说:\"陈大人好手段,把陛下哄得跟孩子似的。\"
拓跋拔的拇指还在摩挲玉扳指:\"陈大人的银镯,倒比咱们的刀枪管用。\"
陈五摸了摸腕上的银镯,说:\"管用的不是镯子,是里面的字。\"
他转身走向雪地,靴底的冰碴子刮得金砖 \"吱呀\" 响。背后传来太武帝的声音:\"陈卿,明日陪朕去西市,看看百姓的麦饼。\"
陈五的脚步顿住了。他望着东方的鱼肚白,突然笑了。他知道,皇帝的迷路,该到头了。
深夜的将军府静得可怕。陈五坐在书房里,望着案上的玉具剑 —— 剑鞘上的云纹被他摸得发亮。窗外的雪又下了,落在长孙真的新坟上,像盖了层白被单。
\"阿爹,\" 甜南揉着眼睛进来,\"我给沙云喂了药,它没咳嗽了。\"
陈五抱起她,小姑娘的脸热得像团火:\"乖,睡吧。\"
甜南趴在他肩上,小声说:\"阿爹,我梦见陛下了。他骑着大老虎,在雪地里跑,说 ' 甜饼真甜 '。\"
陈五的眼泪掉在她的发顶。他想起甜市的医馆,甜南总爱蹲在门口数药罐,说 \"罐子多,病就少\"。现在,他要让这罐子,装下所有要守的命。
\"阿月,\" 他喊,\"把防瘟汤再熬一锅,给隔壁的张婶家送去。\"
阿月抱着药罐进来,手腕上的银镯和他的碰在一起,\"当\" 地响了一声:\"早熬好了。张婶家的小儿子,喝了汤说 ' 比甜饼还甜 '。\"
陈五望着窗外的雪,突然笑了。他知道,这场疫,还没打完。染病的人还在咳,药还不够,可他不怕了。
因为他是陈五,是镇南大将军,是太武帝的刀,是百姓的灯。就算疫漫平城,他也要把这护民的路,走到底。
沙云在马厩里打了个响鼻。陈五走过去,摸了摸它的脖子 —— 战马的皮毛已经不烫了,马耳支棱着,像往日一样精神。他想起退军时沙云驮着病号走了三天三夜,想起它在长江边咳嗽时的模样。
\"走,\" 他说,\"咱们去隔离区,看看新送来的病号。\"
沙云的马蹄溅起的雪粒打在他的护腕上,\"胡汉同守\" 的银镯被擦得发亮。他望着平城的街道,看见晨雾里有人抱着药包跑,有人扶着病号走,有人在粮行前排起了长队。
他知道,这场疫,会教会所有人一件事:命比刀枪金贵,守民比胜战重要。而他陈五,要做那个举着火把,在寒夜里守着光的人。
甜灯在他腰间发烫,金砂聚成个 \"安\" 字。他摸了摸银镯,突然明白:所谓 \"胡汉同守\",不是刻在银器上的字,是刻在每个百姓骨头上的暖,是雪地里互相递的蜜枣,是病中攥着的草骆驼,是所有在寒夜里不肯熄灭的光。
而此刻,太极殿里,拓跋焘正望着窗外的雪,手心里全是汗。他摸出怀里的密信,信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平城防疫得法,百姓渐安。\"
夜风卷着信角,把 \"安\" 字吹得猎猎作响。
陈五站在隔离区外,望着里面的病号,完全没注意到,街角的医馆里,刘医正正把最后一包麻黄分给老妇,药包上沾着他的血,却带着蜜枣的甜。
他只知道,今日,他要带着甜卫,带着麦饼,带着所有他要守住的人,去救人,去守命,去守住大魏的田。
因为这是他的路,是大魏的路,是所有吃着甜饼长大的娃娃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