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非无懈可击(1 / 2)

徐荣下令:“准备火箭!”

一排火箭呼啸而出,烈焰与浓烟迅速弥漫,守军猝不及防,纷纷坠落,城区一角被炸出巨坑。

徐荣趁势大喊:“冲锋!为了胜利!”

士气高涨的士兵紧随其后,冲入南城区与文鸢部短兵相接。

尽管双方伤亡惨重,徐荣的部队最终取胜。

消息传来,文聘面色惨白,明白江陵恐难保全。

望向仍在苦战的于禁,心中涌起无力感。

此时,徐荣已率军至文聘面前,冷冷道:“文聘,还有何话说?”

深吸一口气,文聘毅然答道:“徐荣,即便战死,我也不会让你得逞!”

徐荣轻笑:“可惜,你无此能力。

江陵归我主所有。”

这一夜,江陵上空星辉冷冽,城内外硝烟四起,生离死别交织。

晨光初照,于禁与徐荣并立城头,彼此对视。

徐荣高呼:“终于,江陵陷落!”

“若再迟些,我或许已葬身于此。”

于禁感慨道。

昨日激战犹历历在目,与文聘殊死搏斗的每一刻都似岁月漫长。

在孙权营帐中,烛火摇曳,众人身影投映于帷幕,气氛阴郁。

孙权端坐主位,神色阴沉。

四周,鲁肃、张昭及诸位大臣伫立,眉宇间尽显忧虑之色。

“南郡既失,荆州危如累卵。

长此以往,必为刘煜所据。”

孙权语调低沉,似含怒意。

鲁肃趋前,神情庄重:“主公,我等曾与刘表结盟,荆州与江东互为倚仗,唇亡齿寒。

若荆州沦陷,刘煜势必挥师攻我扬州,江东将危矣。”

孙权眸中掠过一丝犹疑,转而看向张昭,问:“子布,你以为如何?”

张昭略作沉思,答曰:“主公,此际不宜轻动,我等与刘表结盟意在共御刘煜,今荆州初乱,且刘表亦是我方劲敌。

依我之见,当静观其变,待局势愈发明朗,再行出手,贸然出兵恐非良策。”

鲁肃闻言,不禁急切道:“子布,莫忘赤壁一役!刘表援军助我击退曹操,方有今日江东基业。

今荆州有难,岂能袖手旁观?”

张昭从容回应:“肃公,非无情也,然我亦须顾全江东大局。

刘煜势盛,即便出兵,保荆州亦未必可成。”

孙权目睹二人争论,心绪复杂难安。

他深知鲁肃言之有理,却也不能无视张昭的顾虑。

此刻,他必须抉择。

“若此刻不援,更待何时?”

鲁肃语气焦灼。

张昭摇头道:“时局未明,出兵恐徒增损失。”

孙权长叹一声,起身至帷幔旁,仰望夜空星辰。

大帐之内,烛火微颤,映照众人面容,恍惚 ,气氛压抑至极。

孙权沉思良久,目光投向张弘,问道:“昭哲,你有何见解?”

张弘向前跨出一步,语气平静却坚定:“主公,此时出兵并不妥当。

扬州有长江天险,只需坚守,刘煜便难以攻入。

荆州与贾诩交战,必耗其军力。

我们不如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再伺机而动。”

张昭点头附和:“此言有理,刘煜与贾诩相争,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极大。

若我们贸然出兵,反可能助其一臂之力。”

孙权眉头紧锁,内心挣扎不已:“可鲁肃所言亦不容忽视,荆州若失,刘煜定会加大对江东的压力。”

鲁肃忍不住再度上前:“主公,长江天险虽难攻克,但若刘煜执意进攻,扬州岂非孤城一座?”

张昭摇摇头:“主公,我们的目的并非坐以待毙,而是择时而动。

待荆州削弱贾诩的力量,那时出击,方能事半功倍。”

孙权陷入沉思,众人各执己见,皆有道理。

此刻的抉择,关系着江东的命运。

张弘继续说道:“主公,我们并非不愿援助荆州,只是认为当下并非良机。

稳固扬州,静候佳期,更为稳妥。”

鲁肃面露不悦:“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荆州沦陷,毫无作为吗?”

张昭苦笑道:“子敬,有时明哲保身、耐心等待,才是上策。”

孙权深吸一口气,意识到此次决策至关重要。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远方,似在寻求答案。

片刻后,他转身,神情坚决:“我决定暂不派兵支援荆州,全力巩固扬州,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鲁肃脸色微沉,但终究恭敬应诺。

张昭与张弘对视一笑,显然认可这一决定。

孙权的选择,预示着江东战略方向的调整。

他们将等待,寻找最佳战机,而未来的走向,唯有时间能揭示 。

\"子敬,我明白你为江东考虑,但荆州局势错综复杂,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孙权神情严肃地说道。

鲁肃镇定答道:\"主公英明!我必竭尽全力,至死方休,守护扬州。

\"

孙权点头:\"很好,那就这么办。

为江东,也为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