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许多原本不属于匈奴的部落后来也成了匈奴的一部分。
后来,匈奴逐渐被汉朝击败,其大部分草场被鲜卑占领。
但实际上,这些鲜卑人不过是改名换姓的匈奴人罢了。
羯族的情况也是如此。
羯族周边也曾有鲜卑部落,被羯族征服后便融入其中,成为羯族人。
反之,若羯族的部落被鲜卑征服,则会从羯族变为鲜卑。
所以草原上并无纯粹的部族,只有胜者吞并败者。
“遵命,首领。”
此次,屠各王显然是察觉到了统一草原的机会。
去年,鲜卑与汉朝一战,损失惨重,被汉朝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鲜卑的声名早已跌至谷底,在草原上尽失人心,即便到了其他地方,也难获尊重。
早年,不少部族投靠鲜卑,可自从鲜卑惨败后,这样的情况便不再出现。
如今,若屠各王能击败这五千汉军,即便规模不大,也算得上一场胜利。
那时,他便可借此扩张自己的部落,逐步在羯族内部称霸,并伺机吞并鲜卑的牧场,最终南下攻打汉朝。
屠各王满心憧憬,同时也付诸行动。
他一声令下,很快便集结起两万大军。
“汉军骑兵离我们还有多远?”
屠各王问贵族首领,目光急切。
“回禀大王,汉军骑兵距我军约百里。”
“好极了!全军出发!”
听到消息,屠各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随后,他亲自率领两万骑兵倾巢出动,只留下部落内的五千骑兵驻守。
屠各部虽为大部落,却并非全员集结。
草原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部落亦如此。
往常战事发生时,都会提前召集各部勇士到王族部落集中。
此次因汉军来势迅猛,屠各王没有足够时间召集全军,加之他对这支五千人的汉军并无太多重视。
在他看来,就算汉军再厉害,人数不过五千,而他的精锐就有两万。
这两万骑兵是屠各部最精锐的力量,即便面对五万鲜卑骑兵,也能稳操胜券。
正因如此,屠各王才敢率军出征,决心亲手击溃汉军,进而统一整个羯族。
……
同一时刻,负责西征的正是文丑率领的五千骑兵。
“将军,前方探马回报,屠各部的屠各王亲自带领两万大军朝我军赶来。”
汉营中,文丑身旁的将领向他禀报。
尽管文丑身居侯爵之位,但在军营里仍以官职相称,而非爵位。
文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来得好。”
能否封为国公,就在此一战。
若能建立大功,或许自己也能分得一份国公之位。
更何况,他前不久也曾随陛下前往洪荒世界,增长了不少见识。
此时,文丑心中所想皆是“最后决战”
的场景。
若是他能指挥大军,化作一把天刀……然而他也明白,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过早。
先攻下草原再说吧。
“将军,屠各部离我军还有二十里。”
传令兵又送来消息。
“传令!”
文言高声下令,“全军准备冲锋,随我歼灭羯族大军!”
“诺!”
文丑一声怒吼,五千骑兵齐声回应。
虽仅五千人,但气势如虹,远在二十里外的屠各王已隐约听见动静。
不过,战马奔腾的声音掩盖了他们的呼喊。
若非如此,仅凭这五千汉军骑兵的呐喊,屠各王便能察觉这支队伍绝非寻常。
可惜没有那么多假设。
草原地势开阔,双方很快发现彼此。
“杀!”
文丑目光一凛,举起手中大刀。
对面的屠各部亦是如此,双方并未多言。
在草原交战时,大军对决极少有阵前斗将的情况。
一开始必定是一波冲锋,胜者称霸,败者退场。
要征服草原,计谋作用有限,许多兵法在此地难以施展。
草原太过广袤,视线清晰,很难设伏。
因此,真正征服草原,只能靠正面交锋,硬碰硬取胜。
汉骑与羯骑相遇,虽汉军仅五千,却瞬间令两万羯骑处于劣势。
屠各部两万铁骑遇汉军五千,恰似天地初裂之声。
文丑挥刀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挡者皆亡,屠各三勇士尚未来近,便被汉卒长矛贯穿而亡。
他至死未明,何以身陨于寻常汉卒。
不仅此子,即便号称屠各第一勇士,亦非汉卒之敌。
屠各王目睹己方惨败,面容阴沉。
鲜卑虽败,然战绩反显其勇。
殊不知,前次对鲜卑之战,汉军远不如今日。
文丑怒吼连连,衣甲染血,却非其伤,屠各胡骑尚不足让其挂彩。
屠各两万骑未及一炷香,已近乎全灭。
早前伤亡过重时,已有部分溃逃,但汉卒穷追不舍,直至全歼屠各部,方罢休。
“将军,这是屠各部的首领。”
清扫战场时,副将提着被斩下的屠各王首级前来禀报文丑。
“是谁砍下了屠各王的头?记下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