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以为势均力敌,但开战后,蒙八旗和汉八旗骑兵犹如以卵击石。
片刻之间,蒙八旗和汉八旗骑兵便被打落下马。
十万骑兵混战,结果可想而知, 者皆遭践踏而亡。
然而,汉军并非毫无损伤。
不过,与蒙八旗和汉八旗不同,汉军骑兵坠马后,凭借金刚不坏神功全然无惧。
甚至夺取对方战马,重新上阵。
相较之下,蒙八旗和汉八旗士兵并无明显优势。
主要原因在于汉军实力强大。
例如,战斗力为1,汉八旗和蒙八旗为2,而汉军为1000。
对战斗力达1000的汉军骑兵而言,的1和汉八旗、蒙八旗的2毫无区别。
此外,蒙八旗和汉八旗骑兵仅五万,比少三倍。
不到半个时辰,五万八旗兵即溃败。
即便如此,蒙八旗和汉八旗堪称精锐,伤亡四成后才彻底溃散。
“追!”
吕布一声令下,率领骑兵出击,直逼蒙八旗与汉八旗的骑兵。
本以为会遭遇顽强抵抗,结果却出乎意料地轻松取胜。
……
“怎么会这样……”
山坡上,鳌拜满面惊愕。
五万八旗骑兵虽非纯正女真八旗,但也堪称天下精锐,可面对汉军时竟毫无招架之力。
起初战败时,他痛斥部下无能,但亲眼见证汉军骑兵与八旗交锋后,他明白并非己方软弱,而是对手太过强大。
“鳌大人,接下来如何应对?”
身旁副将声音颤抖,眼中尽是惧色。
尽管常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但他们深知自身实力有限。
即便女真八旗精锐,要击败蒙八旗与汉八旗五万联军也绝非易事,胜算不过三成。
如今面对汉军骑兵,五万联军更是不堪一击,相比之下,女真骑兵在汉军面前同样脆弱不堪。
“撤回京城。”
鳌拜沉声道,神情凝重。
他清楚,即便派出所有女真骑兵,结局仍是失败。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的信条绝不能被打破,至少眼下不能。
因此,女真骑兵绝不能落败。
经过此役,鳌拜已明白与汉军正面交锋必败无疑,唯有依托城池防守才是出路,毕竟骑兵无法攻城。
“遵命。”
副将听罢长舒一口气。
若能不死,谁愿送命。
随着鳌拜号令下达,一万女真骑兵未及见到汉军骑兵便仓皇逃窜。
吕布率军追击数百里后稍作休整,并遣人向后方传递捷报。
\"陛下,温国公已大败清廷十五万大军及五万八旗骑兵,现于临沂一带整顿,静候圣谕。
\" 徐晃急报刘煜。
\"伤亡几何?\"
刘煜听完,略作沉思。
此战胜果符合预期,反倒是败北才令人难以置信。
\"回禀陛下,温国公此次出征仅三人受轻伤,无人阵亡。
\" 徐晃说着,自己也颇感惊讶。
但转念一想,如今的将士,实力远超昔日的吕布。
即便如此,三位负伤者也是运气不佳,数次碰撞导致气血不畅,其他并无大碍。
刘煜听罢,满意点头。
若在汉末,千名吕布足以横扫天下。
\"传令吕布,直取清廷京城。
\" 刘煜神情严肃嘱咐徐晃。
并非汉末局势,无需逐城攻坚。
清廷根基未稳,民心不附,一旦攻克京城,其政权便不攻自破。
后续善后事宜,自有时间处理。
\"遵旨。
\"
……
吕布迅速收到指令。
\"全军准备,休息一个时辰,随后启程,目的地清廷京城。
\" 吕布一声令下,眼神中透着兴奋。
许久未有这般酣畅淋漓的征战。
敌军在他面前如同草芥,不堪一击。
片刻后,一个时辰结束,吕布再度统帅大军,朝京城方向挺进。
从临沂至京城,不过千里之遥,以吕布大军疾行之速,不足一日可达。
然虑及后续步卒大军,吕布有意放缓步伐。
另一边,鳌拜率一万女真骑兵千里奔袭,途中损耗无数战马,终在次日正午抵达京城。
其突然归返令满朝文武惊愕不已。
“鳌拜怎会骤然归来?”
“此事蹊跷。”
“莫非鳌拜战败?绝无可能,他是的第一勇士,且带出二十多万大军,如此短暂时间,怎会有变故?”
“若非战败,他领军回京意欲何为?吗?”
忽然间,众臣思及昔日宋太祖赵匡胤之举,纷纷心生疑虑。
“鳌拜,汝意欲何为?”
在太和殿内,索额图神情严肃,目光如炬,质问鳌拜。
他早知鳌拜此次回京带有一万骑兵进城,其余二十万大军不知所踪。
如今鳌拜握有军权,令人不得不防。
群臣注视鳌拜的眼神中既有审视,亦含深思。
若鳌拜效仿宋太祖之举,众人是否应允?
此刻,京城大半军权尽落鳌拜之手。
加之先前鳌拜领二十万汉军出征扬州,若再将此部兵力纳入,他若起事,胜算颇高。
更巧的是,当年宋太祖欺凌后周柴氏孤儿寡母,而今爱新觉罗氏亦处境相似。
此刻最懊悔者当属索额图。
当初正是他力主鳌拜离京攻打扬州汉军。
原本索额图之意在于,趁鳌拜不在京城时清除其党羽,待其归返后孤立无援,难以兴风作浪。
却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