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虎蹲炮阵(2 / 2)

\"开炮!\" 萧虎的令旗挥下,三百架虎蹲炮同时轰鸣。炮弹出膛时带着尖啸,这是赵元在炮口加装的青铜风哨,声浪与月食时的狂风交织,形成类似狼群嚎啸的共鸣。首炮命中敌阵左翼的假炮位,狼皮覆盖的木桶炸开,扬起漫天雪雾,敌军果然以为击中要害,投石机群全面压上,却不知真炮位的虎蹲炮已调整仰角,炮口对准投石机的轮轴连接处 —— 那是钦察工匠为便于拆卸留下的榫卯弱点。

铁穆尔的怯薛军从冰湖东岸俯冲时,狼首军的投石机正推进至湖心。冰面突然发出 \"咔嚓\" 闷响,数架投石机陷入裂缝,机架断裂声混着战马嘶鸣,敌阵顿时大乱。赵元埋伏的五十架改良投石机同时启动,\"震天雷\" 腾空而起,在空中炸成狼首纹铁砂,敌军误以为同伴倒戈,互相践踏。

萧虎盯着敌阵中央,虎蹲炮的第二轮齐射精准覆盖金帐周围的投石机群。这些炮位早已按《武经总要》\"度地居民\" 法测算,炮口仰角七度,射程八十步,正及投石机的弹射臂根部。随着一声声闷响,投石机的木质臂杆接连断裂,狼首军的远程火力彻底瘫痪。

月食最甚时,狼首军残部退至冻原北侧,却踏入赵元提前布下的铁蒺藜阵。这些蒺藜用河中铁矿铸造,三棱形刺尖涂着狼血,在蒙古骑兵战术中,这是专破轻甲的 \"狼吻陷阱\",马蹄触之即废,步兵踩中则血流不止。

黎明的阳光刺破冻原的阴霾,萧虎踩着敌阵残骸巡视。赵元蹲在一架损毁的虎蹲炮旁,用磁州铁锥敲击炮身,锥尖在炮口留下细小凹痕:\"卑职发现,\" 他指着炮口磨损处,\"仰角若再低半寸,\" 用刻刀在炮身刻下新刻度,\"射程可增十二步,正及投石机的配重箱 —— 那里是储石之处,一击可毁整机。\"

铁穆尔押着俘虏前来,其中有钦察的投石机工匠,他们的手背上烙着狼首印记,腰间皮袋里装着投石机部件图纸。萧虎审视着图纸上的轮轴榫卯结构,忽然想起征大理时缴获的回回炮图纸:\"带他们去和林,\" 他对赵元说,\"冶铁司的匠人要 ' 学' 他们的可拆卸榫卯 —— 尤其是如何在冻土中快速拆装。\" 这是蒙古军队惯用的 \"以敌技制敌\" 之策,将俘虏的技术工匠编入匠户,充实帝国的兵器制造。

回历 712 年春,漠北冻原的炮阵遗址上,赵元主持修建的 \"双虎驿站\" 拔地而起。驿站基石用虎蹲炮的残件筑成,正门上方嵌着半架炮身,炮口指向北方,炮尾的双虎纹清晰可见。驿站内室墙壁刻着蒙汉双语碑文,详细记载了战役经过与兵器改良:\"至元八年冬,枢密院造虎蹲炮三百,依《武经总要》改制炮架,设地听铜柱、响铃拒马,破狼首军于冻原。\"

赵元指着新运抵的炮架,炮架接口处闪着青铜光芒,\"这批虎蹲炮改良了榫卯结构,\" 展示着可拆装的 \"燕尾榫\",\"冬季埋入冻土时用 ' 两接式 ' 炮架,春季卸架装车只需半刻,\" 又呈上《兵器改良册》,册中绘着炮底松木隔水层的剖面图,\"卑职在炮底加了三层松木,间以沥青防水,可防融雪锈蚀炮身。\"

萧虎抚过炮身的铸造铭文,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枢密院的推演 —— 真正的边疆防御,从来不是依靠玄奥的自然之力,而是将《武经总要》的兵法智慧、蒙古骑兵的机动优势、汉地工匠的冶铁技术熔于一炉。当新一轮月食笼罩漠北,虎蹲炮阵已化作冻土上的钢铁长城,而赵元改良的兵器图纸,正通过站赤系统传向帝国每一处边疆,成为大元 \"以技制敌、以制驭边\" 的最佳注脚。那些刻在炮身上的北斗刻度、榫卯结构,以及埋在冻土层下的地听铜柱,共同构成了元代边疆治理的技术理性 —— 用制度固化技术,以技术强化制度,让任何妄图分裂的 \"狼首\",最终都倒在帝国精密的军事技术与制度机器之下。